暑期下旬怎么让娃收心又开心?推荐这部悬疑又饱含文化的高分纪录片!
前段时间,我儿子浩浩迷上了玩各种“考古挖掘玩具”,正好暑期已经过了大半,我俩一起一口气看了好几集央视的三星堆挖掘记录。
本想打发一下剩下的暑期时光,没想到却激发了浩浩学习历史文化的热情,嚷嚷着要看更多。不过我搜了下,发现能找到的关于三星堆的纪录片一共有整整7部!
👆作者供图|图片来源:豆瓣网
究竟哪部最适合孩子看?
我希望它既不拖沓,又能把相关历史文化知识讲得明白,还能激发孩子的探索欲和学习欲。趁孩子不在,我先自己陆陆续续把这七部片子都看完了,感觉最适合孩子的要数《三星堆·消失与复活》。
三星堆,本就自带悬疑色彩和历史解密特色。而在涉及三星堆的纪录片中,这部又特别能激发探究历史、地理的兴趣!所以我优先推荐给了儿子浩浩看!
说实话,我家儿子平时对于人文历史这类话题,并不是特别感兴趣。
但片子里剥茧抽丝、层层铺设的叙事手法,以及类似科学侦探的现实剧情,再加上三星堆文物本身就有的怪异造型,成功牢牢吸引住了他,成功地激发了他的好奇心和探究心。
《三星堆·消失与复活》
——给孩子讲述的三星堆历史
《三星堆·消失与复活》是专门拍给孩子看的,也曾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
对比我看过的其它三星堆纪录片,它有以下几个优点:
1.更全面系统:
以文物为切入点,通过观察猜想,与全球其他文明做对比,探究三星堆的前世今生,帮助孩子了解更大的图景;
2.多维度解析一个主题:
片子里邀请多名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既有挖掘现场的考古人员,也有北大等高校教授,从不同角度延伸介绍文物相关知识;
3.直观:
片中有大量影像资料,包括文物考古现场,还实景拍摄了可能与三星堆有关的现代习俗,更有动画辅助理解,非常生动形象;
4.故事性强,更适合孩子看:
将三星堆文物与许多古籍记载、民间传说联系起来,增加了神秘性与趣味性。
这部片子一共有6集,每集42分钟。五岁的孩子就可以看了,但我自己觉得上学后的孩子看收获会更多些,也可以鼓励他们把片子里的内容和课堂学到的东西联系起来。
看片子时,
可以给孩子身边放个地球仪
我陪儿子浩浩看这部纪录片时,会在他前面放个地球仪。
当专家说到某个地方,我们就在地球仪里找出来。
跟着片子情节的展开,我们找过四川,找过长江和黄河,找过古埃及,找过美索不达米亚,也找过河南偃师二里头(大概位置)……
这些名字他暂时很难全部记住,但他永远会记得片中这些神奇的地理特征和历史风物,相信在未来某个节点,再在书本上看到时,他的记忆会被激活。
三星堆文明持续了约2000年,如今考古学家只能猜测当时人们的生活。
影片中复现的猜测过程,需要运用大量人文学科知识。但孩子看的时候一点儿也不会感觉枯燥,反而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对一切都充满好奇。
这个好奇心,也正是培养他们对历史和地理感兴趣的好时机。
👆作者供图|图片来源: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红色标注点为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掩埋坑布局位置
我和儿子浩浩聊的时候,他觉得“蜀”这个地方最神秘也最吸引他。
四川古时被称为“蜀地”,甲骨文中曾有“蜀”的零星记载,而正式的历史记载和传说,则出现在东晋的《华阳国志·蜀志》,距今约1600年。
但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清楚地表明它们建造于3000-4500年前,比正式记载还要早两三千年!曾存在一个“三星堆文明”:那里人们非常富庶,熟练掌握青铜器冶炼技术,拥有大量黄金、象牙、玉器等宝物……而我们在此前却对他们一无所知!
👆作者供图|图片来源:《三星堆:消失与复活》
浩浩看片子的时候,一直被这样一条“蜀”的隐形脉络牵动着:
——“古蜀人”从哪里来?
——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又为什么突然消失不见?
影片提到有一种观点认为,“古蜀人”的祖先可能源自岷江,也就是长江上游。原因是三星堆文物中的“青铜兽面具”,它的眼睛非常独特:直径13.5cm,长度16.5cm!还有许多青铜人像,眼睛造型均凸出于眼眶。
👆作者供图|小型纵目面具
这种特殊的眼睛造型,在《华阳国志·蜀志》中出现过,被称为“纵目”,是用来形容蜀人先王蚕从氏的。或许古蜀人和蚕丛氏一样,都源自岷江上游。
还有学者认为,“古蜀人”可能源自东方。因为这种“纵目”面具,像是人与鸟合体的形象。
👆作者供图|各种纵目面具图谱
在三星堆文物中,还有许多鸟的形象,这意味着古蜀人崇拜鸟形。这恰好和黄河中下游的东方古族一致。很多时候,同一种族才可能拥有同一种图腾信仰。
另外,三星堆文物中的“黄金面罩”和“金杖”,也会让人联想到古埃及的同类器物。那么“古蜀人”是否曾受到西亚、北非的影响呢?学者们在影片中也都谈论了自己的不同的看法。
👆作者供图|图片来源:《三星堆:消失与复活》
培养孩子对文字、
文化的好奇心
影片中展示出大量三星堆出土文物,是吸引浩浩注意力的另一个点。
影片指出出土文物上没有一个已知文字,但这并不代表“古蜀人”没有文化,相反他们可能处于一个高度文明阶段;他们服装考究,用品精美,器物上还有许多像图案一样的符号。
👆作者供图|三星堆发现的大量刻画符号
👆作者供图|黄金权杖上也有大量刻画符号
那些符号今人无法解读,但它们看起来非比寻常,甚至可能与人类之外的非物质世界有关!
听起来是不是不可思议?
但孩子就喜欢这些,神明、灵魂、祭祀、对生老病死的解读、对宇宙万物的崇拜……听起来就让孩子双眼冒光。
这样神秘的三星堆,能轻易激发孩子好奇心。
👆作者供图|图片来源:《三星堆:消失与复活》
三星堆文物里有一件奇特的玉璋,上面刻画着许多图像。其中有一部分是“两座山形图像之间,漂浮着一只船”,这个符号代表什么呢?
👆作者供图|图片来源:《三星堆:消失与复活》
四川考古研究员黄剑华认为,山岭和太阳,代表着太阳崇拜和祭祀神山的情景。
而那艘船是运载死者灵魂的交通工具。两山和船的符号,可能表达的是灵魂走向天门、天国的意思。
👆作者供图|图片来源:《三星堆:消失与复活》
三星堆文物里,类似符号还有很多,它们有可能是古早文字。
这真的太奇妙了!符号是如何促成交流的?有发音吗?到底是什么意思?
看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会忍不住思考,还会在不同专家发表不同见解时,说;“妈妈,我觉得它们一定是文字!”“这就是画出来的文字!!”
👆作者供图|图片来源:《三星堆:消失与复活》
三星堆里的文化很多都与祭祀有关,这对孩子来说同样是个神秘有吸引力的话题。
三千多年前,古蜀人制造了大量青铜树,耗资之大堪称伤及国力。
👆作者供图|博物馆中精心布置展陈的青铜树
在三星堆二号坑里,考古人员发现了6棵青铜神树,它们被埋时经历了人为损毁,只有1件被比较完好地修复了。
👆作者供图|图片来源:《三星堆:消失与复活》
被修复的青铜树残高近4米,如果加上缺失的最上端部分,总高可达5米左右。
树底有圆形底座,树干笔直,有3层树枝,每层伸出3根枝条,共有9根树枝。每根树枝上都有镂空花纹和花蕾,花蕾上还有一只昂首翘尾的小鸟。树干一侧有4个短梁,倒挂着一条龙。
👆作者供图|神树上的鸟近距离拍摄
这些青铜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吸引人的是其背后的寓意。
树上的那些鸟代表什么?
在中国神话里,鸟通常和太阳有关。《山海经·大荒东经》里记载,10个太阳由鸟来背负着上升或下沉。
但青铜树上为什么只有9只呢?
这个问题难倒了浩浩。好在学者很快给出了自己的猜测:因为值班的太阳已升到天空了,所以没必要展示。
👆作者供图|图片来源:《三星堆:消失与复活》
这些青铜树是什么树呢?影片中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山海经》中的扶桑。上古神话里的树木,竟然出现在了三星堆文物里,它们到底有什么关联?
👆作者供图|图片来源:《三星堆:消失与复活》
考古学家只能做出一种大胆的猜测:这些树可能是古蜀人幻想的上天的天梯,它们展现的或许是人世以外的非物质世界。采用树、鸟、花、太阳、龙等神秘元素,展示了一个共同宏大的“通天”主题。
👆作者供图|图片来源:《三星堆:消失与复活》
如果单纯出于想象,古蜀人应该不至于举倾国之力去建造。毕竟青铜是非常昂贵的,他们一定是出自一种绝对的文化信仰,才制作了这些神树。
到底是什么呢?或许,通过这些青铜树与祭祀,古蜀人真的能实现与其他未知世界的沟通?那又该是怎样未知的情境?
这些问题对孩子来说,只是听说就足够兴奋了,特别能激发他们对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好奇!
而鸟、树、车、船等在古文化中的象征和寓意,也反复出现在孩子平时看过的书本中,可谓遥遥呼应,更激发了他对人文学科的兴趣。
旁观学者是科学“猜测”的
三星堆的一切都是谜。
文物上没有我们了解的文字,也没现成资料可查,基本只能靠推测。
影片展示了考古学家会仔细观察文物,然后提出假设,再联系其他证据,最后提出猜想。
这样的思考方式,非常值得孩子们学习,而纪录片里有大量这样的案例。
比如考古学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三星堆文物里有很多铜人像,但其中有一部分没有瞳孔。
👆作者供图|图片来源:《三星堆:消失与复活》
为了回答为什么,考古学家先整体观察已出土的铜人像,发现可以分成三类:
一是眼睛瞳孔如柱形,突出于眼球之外;
二是眼睛中间没有瞳孔,只有一道横向棱线;
三是眼睛中有眼珠或用黑墨绘出眼珠。
据此,北大考古系教授孙华提出了一种假设:
眼睛突出眼球的是神;眼睛有正常眼珠的是人;而没有眼珠的则不是普通人,他们可能是负责通神做法的神职人员,没有眼珠说明他们是失明的。
👆作者供图|图片来源:《三星堆:消失与复活》
这个说法,是依据中原周人的历史:
盲人看不到,但记忆力可能特别好。由于无法做其他事情,于是就承担起传播文化的职责。当时没有文字,由盲人负责背诵先王世系、神话传说等,成了当时的知识阶层。
孙华提出一种猜想:那些没有眼珠的人,可能是一个叫做“鼓矇”的特殊阶层。他们是一群盲人,但掌握着较高的文化。
👆作者供图|图片来源:《三星堆:消失与复活》
当然也有其他学者不认同这种说法。有人认为这仅仅代表了蜀人对眼睛的不同感受:比如没有瞳孔只是由于那些人处于较高的地位,所以工匠会刻意做出这般视觉效果。
👆作者供图|图片来源:《三星堆:消失与复活》
到底哪种对,哪种错呢?没人知道,至少当前研究中没有定论。
儿子浩浩看的时候更支持孙华教授的观点,因为他认为这个观点更能自圆其说,听起来也很有道理。
但在这背后,他了解到的是有很多问题,并不像书本习题一样有绝对的对与错,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论证真相——孙华教授的猜测,是建立在一系列史料基础上的合理猜测。但由于缺乏关键性的证据,因此也只能作为假说之一,并不能作为结论。
其它几部纪录片怎么看
《三星堆·消失与复活》这部纪录片唯一的遗憾是拍得比较早。拍摄于2004年,因而无法涵盖最近两年的挖掘成果。
但就整体内容而言,我觉得并不过时。因为三星堆在1986年-2019年都是停止挖掘的状态,片子非常有深度地全面解读了三星堆文明。
如果小朋友看完这部后,还希望了解最近两年新的考古进度,推荐关注最新纪录片《又见三星堆》、《古蜀瑰宝》、《三星堆新发现》及短片《身临其境!带你走进三星堆》。
👆作者供图|《古蜀瑰宝》纪录片从三星堆考古成果出发,探寻了古蜀文明的诸多线索
以上提到的5部纪录片,我们已全部找好了资源,发送“三星堆”即可获取观看链接。
了解三星堆,能增强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培养孩子对人文学科的兴趣。
现代考古,实质上是多学科的综合协作,需要综合运用历史、地理、文化、化学、材料等学科知识。所以看纪录片的过程,也能激发孩子多方面的好奇心。
三星堆遗址目前已挖掘80多年,出土文物多达13000件,而其实已挖掘的部分只占2%左右,因此每年都还会有新的进度。
我自己一直在关注央视的三星堆报道,每次挖掘有新的突破性发现时,央视新闻和央视网上也都会有直播和回放。
所以即使孩子看完了这部片子,也不意味着结束。
我们可以陪孩子一起不断追踪新的三星堆挖掘考古成果,让他们丰富自己的知识图谱,也可以在课堂之外的地方学到更多东西。
相关阅读
看到国人做的这个宝藏历史网站,我带着娃一起跪了! 太太太美了!这8部国风纪录片,带娃了解传统文化必必必备!(含资源) 从数学、设计到历史、烘焙…B站这10位up主的视频,太适合培养孩子主动学习了! 15部央视出品神级纪录片,带娃边看边涨知识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Kid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