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里掉渣了,掉的不是食物而是我的牙齿
说来惭愧,因为嫌麻烦,我几乎没有认真刷过牙。同我那动不动就牙疼的妈妈、肉眼可见牙齿不整齐的爸爸以及三天两头跑口腔科的弟弟比,我觉得自己简直是天选之子。
直到隐藏的问题在医生眼里暴露无遗。
危险!洞开始变大了!
这个洞洞诞生的具体时间我记不清了,似乎是三个月前。不过我倒清楚地记得那天晚饭吃了鸡肉,彼时我正嚼着肉感受岁月静好,突然右下倒数第二颗牙咬到什么硬物,痛到我几乎“原地升天”。我知道肯定是肉里混进了一小块骨头,用舌头摸索着把肇事碎骨吐出来后,牙疼缓解了不少。试着咬了一下,还是疼,但我想着只要不用它吃饭不就行了嘛,多大点事。
大约过了三四天,我无意中舔到那颗牙,才发现上面有个洞。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那颗牙不能用力咬,但我依旧觉得问题不大,一直用左边牙齿吃饭。
一天晚上,我习惯性地舔那个洞,突然感觉嘴里有什么东西,吐出来发现是一小片硬物。等等,这不会是我的牙吧!我再去舔,洞果然变大了。不过我心大啊,小小吃了一惊后,想着反正不疼,就没管它。
其实我多少也意识到问题了,但就是不愿去看医生,除了懒,更重要的是害怕。小时候我的乳牙坚不可摧,死活不给已经长出来的恒牙让位,于是我曾多次光顾医院拔牙,由此埋下恐惧的种子。因此,虽然知道越拖越麻烦,但我还是坚持拖一天是一天。
前些天,我优哉游哉地趴在床上,边玩手机边嚼着牛奶糖。我小心翼翼地把糖放在右边嘴里嚼了一会,不疼,我放心了(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放心,啊不,自我安慰了)。但越嚼越不对劲,糖里有好多渣渣,我把剩下的一点糖吐出来一看,上面果然沾着好多小黑点。嘴里似乎也有渣,我漱了口再舔过去,天呐,洞又变大了!
上次是掉了一小块,这次直接碎成渣渣,这么看来我的牙岂不是直接朽掉了!
我终于决定去医院了。开学就没有时间了,趁还有几周假期补上它吧。
意外“收获”另外四颗龋齿
医生用镊子掰掉我的牙
一整天我都在努力让自己镇定:不就是个洞嘛,补上就行啦,又不是拔牙,拔牙咱也有经验不是?这还真有点效果,下午我和妈妈一起在医院等待时,我甚至一点也不慌。
轮到我了,爬到牙椅上我才开始紧张。医生让我放松、摘下眼镜,我刚张开嘴,医生直接震惊地说:“嚯,那么大个洞!”
我心想,完了。
“你的问题可不止这个洞,”她说着指给我妈看,“你看这边也有坏的,上牙也有。”这时候我还尽力维护着尊严:一边挥手把凑过来看我坏牙的老妈赶走,一边口齿不清地试图辩解。医生则直接化身预言家:“你是不是爱吃零食,还不好好刷牙?”好吧,我认了。
再检查,医生发现我牙齿有些被酸蚀的迹象,于是她下了第二个预言:“你爱喝碳酸饮料吧?”看我否认了,她还有点惊讶。旁边我妈忙说:“她真的不喝,就偶尔喝奶茶。”
“奶茶也要少喝。”
其实我对奶茶并没有什么“执念”,隔很久才买一次,牙怎么会坏成这样?
医生拿了个小镊子,直接一块一块掰掉坏了的牙体,没有痛感,但我胆战心惊:徒手就能掰掉,我的牙都坏到这种程度了吗?
医生一边操作一边说:“你这个烂得太严重了,一定很疼吧?”我说不疼,她又一次表示震惊和怀疑。我极力解释真的不疼,想让自己的问题听起来不那么严重。
“你这可能要做治疗了。”此刻我和旁边的老妈都明白她说的“治疗”是什么。我当时只剩一个想法:真要做根管治疗的话,那还不如直接拔掉算了。
医生掰完了,坐起身说:“她这个情况我看着挺严重的,但孩子既然说不疼,那就先补上观察一下,不行再治疗,尽量把神经留住。”我大松一口气。
接着医生拿出了高速手机,就是很多人觉得像电钻的东西。但我知道它不会像电钻一样往里钻,而是用来打磨坏掉的地方。磨到深一点的地方时会有点疼,但问题不大。这时我才明白,看牙本来不是很疼,叠上“恐惧”的心理暗示就会超级怕。
钻头与牙齿高速摩擦,为了冷却还会喷冷水,所以医生“钻”一会儿,就让我把水吐出来,再漱口。这么反反复复,我感觉半小时做完了这辈子的仰卧起坐量。
把五颗牙坏掉的部分一一磨掉后,医生说:“这些龋齿要是不及时处理,以后开始疼了会更麻烦……坏出这么大一个洞……”
我赶紧解释那不是坏的,是硌的。医生说正是因为里面坏掉了,才容易硌出洞。接着,我就收到了医生的第一个小提示:“你牙龈都红肿了,一定要好好刷牙,去网上认真学习一下水平颤动拂刷法。”我再次震惊!我竟然还不会刷牙!
水平颤动拂刷法丨参考文献1
医生转头摆弄起来,我看见她拿出了个针管一样的东西,又从袋子里取出一个“针头”装上。我大吃一惊,即使拔过牙,但猝不及防要在牙龈上扎针,还是觉得可怕。
针筒伸过来我才看清,那不是针头,而是根空心的弯管,于是放心地张开嘴。医生推了一点药到磨出的洞里,然而药推多了流到我舌头上,有点酸还有点辣,反正味道很不好就对了,坚持到漱口时我舌头都要麻掉了。医生又推了点药,这次是苦的,然后用紫外灯照射,并给了第二个小提示:“无论是正餐还是吃零食,吃完东西记得要漱口,不怕麻烦的话,刷个牙也行。”
牙全部补好后我终于得以解脱,嘴里一直有药味,据说是填充物的味道。医生叮嘱正常吃饭观察一周来复查,如果冷热都不疼就没事,否则需要根管治疗。
胆战心惊的一周
晚饭时,我试着用右边咬了一口馒头,有点不习惯,能感觉到不是自己的牙齿,但咀嚼不会疼了,不禁窃喜。小心地喝点温热的粥,也不疼,我开心得要飞起来!怀着信心我灌了口冷水,心也一起冷掉了:患牙明显感觉到凉和疼。绝对是因为没恢复好,还有一周时间呢,我绝对不能再去做仰卧起坐了!
尽管努力自我安慰,我还是害怕,晚饭没吃几口就乖乖去刷牙了。薄荷味的牙膏偶尔沾到嘴唇、舌头上,火辣辣的,我不禁怀念起小时候的儿童牙膏。
晚上患牙仍隐隐作痛,很轻,却让人难以忽略。现在它的每一丝感受都影响着我的命运。
第二天,基本适应了药味,牙疼更弱时间更短,喝冷水也不会疼了,我想吃根雪糕试验一下,但终究没敢。
第三天,为了直面恐惧(绝对不是馋了)我小心咬了一口雪糕,不疼,超开心!然而晚上啃了冷藏过的苹果,牙疼又回来了,这次连着右半边脸都疼,但仍然很微弱。这疼痛为什么不能剧烈一点让我直接绝望呢?这样心怀侥幸又紧张兮兮,真的很难熬。
后来,药味渐渐消失,牙也完全不疼了,一切都在好转。这一周我看着家里的各种甜品,心有余而牙不足,虽然医生没说要忌口,可自己仍不敢轻举妄动。
复查≈宣判日,“无罪释放”
复查那天原本信心满满,但进了诊所我又开始害怕。还好前面还有患者,我有准备的时间。坐在沙发上祈祷着,这七天我每天晚上都认真刷牙,连夹心饼干都没碰,老天保佑我不用做根管治疗啊……
这么想着就到我了,妈妈赶紧说我们来复查。医生打量了我一会儿,又回忆了一会儿,接着问:“工具呢?”
不靠谱的老妈这才想起上次离开时医生给了个小盒子,她还以为是一次性牙刷之类的,给弄丢了,现在只好再买一盒。看到医生还想让我躺下,我忙说牙不疼,她解释说上次放的是药,这次要换坚固的材料。
我迷迷糊糊坐上躺椅,医生看了看我的牙:“你这牙还是没刷好。”
我说:“今天还没刷。”
“那你早上干什么?”
“不是说晚上刷吗?”
医生气笑了,郑重宣布:“早晚都要刷!”
又是一阵左敲右戳,要把上次的药先磨掉。磨了一半,医生又捏着镊子把剩下一半直接拽出来。好家伙,牙医力气都这么大的吗?接着她用一团棉花塞住我的舌头,又往洞里塞了块蘸了药水的棉花,就捣鼓起来。
“漱口。”医生酷酷地下令。我漱了口,试着咬一下,患牙高出来一截,上牙像咬到了棉花。
“好了。”她边说边让我下来。
这就好了?也没有很吓人嘛。
临走我赶紧问了一下,放的东西叫什么。医生笑笑:“是玻璃离子,一种填充材料。”
啊?这个玻璃离子的味道好像还有点甜。
到家没一会儿异味已经消失了,晚饭吃了一半,填充物好像棉花被压“实”了,牙齿终于能完全咬合了。
总的说来,这是次比较愉快的看牙经历。我现在刷牙还是会出血,也许坚持好好刷牙会改善。我的牙齿们,你们受惊了,我以后会好好爱你们的!
医生点评
丁奕健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口腔内科 副主任医师
龋病是发病率最高的口腔疾病,由于其病程长、进展缓慢且一般不危及生命,因此不易受到人们的重视。实际上,龋病危害甚大,除了疼痛和影响咀嚼功能外,当病变向牙体深部发展后,可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症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全身健康。
龋病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口腔细菌性疾病,易感的宿主、口腔细菌、产酸的食物和足够的时间是龋病的四个重要因素。
龋病的四联因素学说 | meipian.cn
细菌是龋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口腔中细菌在牙面定植,形成牙菌斑生物膜,菌斑即成为龋病的始动因子。
宿主易感性指个体的全身状况、牙齿形态、牙列结构、唾液成分和流量流速等,影响着牙的抗龋能力。
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尤其是蔗糖,能够被菌斑细菌所利用,提供持续代谢和产酸的能量。
此外,龋病发生发展的每个过程都需要足够长的时间。只有当口腔卫生差、长期频繁进食糖食等原因导致口腔微生态失衡,口腔微生物代谢碳水化合物持续产酸,菌斑pH长期低于临界pH(5.5)以下,才最终造成牙体硬组织脱矿,形成肉眼可见的龋洞。
本文中的患者经历了龋齿的充填治疗,这能够有效阻止龋病的进展,并恢复牙体形态与功能。然而龋病的治疗并不仅仅局限于龋齿的充填,应针对病因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控制牙菌斑,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这对于防控龋病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维持龋病治疗效果的基础。
菌斑控制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使用上文提到的水平颤动拂刷法(可前往中华口腔医学会收看教学视频https://www.cndent.com/archives/53068)进行早晚两次正确刷牙,还有使用牙线或牙间隙刷等方式去除牙齿之间的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同时,含糖饮食的摄入量和摄入频率也应得到控制。
对于儿童及青少年,建议每隔3~6个月进行一次定期口腔检查,并应在专业医疗机构采取合理使用氟化物、窝沟封闭等方式增强牙齿的抗龋力,同时尽早建立良好的自我口腔保健习惯。成人则建议每隔6~12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希望大家都能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
参考文献
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作者:归の途
编辑:安安安安妮啊、黎小球
封面图:图虫创意
这里是果壳病人,专注讲述健康故事。
如果你有得病、看病的体验要分享,或者想讲讲自己经历的健康相关趣事,欢迎投稿至health@guokr.com
本文来自果壳病人(ID:health_guokr),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health@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