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派和“是人”派!你们不要再打了!
天将降大任的究竟是“斯人”还是“是人”,在社交媒体上火了起来。
“斯人”派似乎占了绝对的数量优势,但人教出版社的说法却是:所有教材的版本中都是“是人”。
这悬殊的比例……|图源:微博@凤凰网
根据目前网友总结的资料,我们可以发现,最权威的、最广泛使用的教材中是“是人”,但某些省编教材、通俗文化里,是“斯人”。
“斯人”是一种误用,但用得实在广泛,反而制造了“语文课讲文言文的时候就是学斯人”的错觉。
这种集体性的记忆错误,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
曼德拉效应,或者说五十六枝花效应
就像孟子说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的记忆也总是会出现差错。
在“斯人-是人”争议之前,有过非常多类似的讨论,最经典的无疑是《爱我中华》中到底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还是“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
怎么就星座了呢!图源:新芭网
其他的还有“具”字究竟是两横还是三横:
小时候看的恐怖电视剧到底是叫《一只绣花鞋》还是《一双绣花鞋》。
一只红色绣花鞋孤零零地被冷光照着,
才应该是对童年阴影的印象嘛!图源:豆瓣小组@曼德拉效应
木兰辞里的最后一句到底是“安能辨我是雌雄”还是“安能辨我是雄雌”?
86版的西游记里面车迟国的羊力大仙到底下没下油锅?
这种集体记忆错乱的现象,被称为“曼德拉效应”,起因是美国有许多人发现自己记忆中,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在监狱中去世了,可真实世界中的曼德拉却是2013年才死去。
这种效应依附于各文化中的特有符号,因此不熟悉当地文化、未曾经历过相关事件的人很难明白其他文化圈的人在热火朝天地讨论些什么东西。
比如说国外很少有人学过《孟子》,
自然就不能代入到我们对“斯人”与“是人”的争议中
中国人对曼德拉没那么熟悉,所以我们不像外国人那样对“曼德拉”有执念,甚至要专门开个网站去记录,还举办各种线下活动去聊自己遭遇的“曼德拉效应”。
疫情前还有曼德拉效应线下会呢……
图源:《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S1E3
但就像前面举的一系列例子,国内一群人出现同样记忆错误的广义“曼德拉效应”并不少见。流行文化中的解释则比较玄乎,大多和什么时空穿越或者平行世界有关。
各种时空题材类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穿越时空把现实穿成筛子,然后时空规律强行修正现实,导致人类出现集体记忆错乱的桥段,与曼德拉效应就很像。
沙村广明的《军传》中就有男主时空穿梭
导致自己的传记被“修正”的情节
另一种就是多重宇宙碰撞的假说,类似《巫师》世界观中的天球交汇,不同维度的世界发生碰撞使其他世界的生物被困在了这个世界中,成为异常。
那么平行宇宙中的世界碰在了一起,其他世界的记忆也被困在了这个世界某些人的脑海中,现实以这种方式被扭曲了,这也很能解释现在的现象嘛!
错的不是我,是这个世界
这些解释确实都挺有意思!虽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科学解释是什么样的呢?相当无趣:
没有那么多幻想,就是记错了。人类本来就是很容易记错的生物啊。
我也觉得这种解释很无聊,但现实就是很无趣……
记忆到底有多容易被篡改 —— 理论篇
记忆并不可靠,人类的记忆系统并非忠实记录主人一切经历的摄影机,而是一座入库出库混乱、缺乏管理的资料馆,还时不时会被塞进一些奇怪的片段。
如果仅仅是观察情绪与大脑活动,真实记忆和虚假记忆几乎没有区别[1,2],在看到证据前,我们主观意识中的虚假记忆,就是等同于我们真实经历过的事情。
所以当现实提醒你记错了的那一刻,你才会大为震惊,甚至难以接受。
自己竟然对彻底虚假的事情深信不疑。这种“记忆背叛自己,与现实世界相悖”的感觉会让人很不舒服,甚至让人暗自疑心,这是不是精神病的表现。
所以人们才会更愿意接受“平行宇宙”、“时空穿越”等等解释,这样自己始终没出错,会更让人安心。
但记忆出错这件事可怕吗?也没想象中那么可怕,因为出现虚假记忆这种事情太容易发生了。
尤其是跟曼德拉效应有关的现象几乎都是在抠细节,时间、LOGO、人名、剧名……精细程度堪比甲方。而人类本就不擅长记忆细节。
左边的才是对的哦:可口可乐的logo中间有个小点 | 图源:pinterest
另一方面,“我明明经历过这些事情!”式的、与自传体记忆有关的曼德拉效应,则可以用“创造虚假记忆”的研究去解释。
别以为“是自己的事情”,就一定能记得清清楚楚。事实上,人类不但很容易记错自己身上发生过的事,甚至很容易被植入完全虚构的记忆。
在心理学研究中,有名为家庭知情者虚假陈述范式(familial-informant false-narrative paradigm)的实验程序能够诱发错误记忆,甚至能让被试承认自己做过违法行为[3]。
在该范式中,被试会参与多次访谈,并且同意研究者向自己的亲属询问自己过去的细节。在虚假犯罪记忆的实验组中,被试会被告知,他们的亲属说他们犯过攻击罪或盗窃罪。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研究者使用了一些被广泛验证能确保诱发虚假记忆的策略,包括:
• 告知显而易见、无可置疑的虚假证据,例如说:“你的父母说你曾经偷过东西”
• 制造社会压力,例如说:“大部分人都能找回失去的记忆,只要足够努力”;
• 引导被试去想象事件发生时的场景;
• 与被试建立融洽的关系,例如在进入实验室时和被试亲切地唠家常;
•使用点头、微笑以及“很好”等诱导动作或语言;
• 使用停顿与沉默促使参与者说话;
• 当参与者说自己无法回想起错误记忆时,表示失望;
在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后,有70%的人相信了自己曾经犯过罪,并且提供了10条以上的事件细节(即使他们真的没有做过这些违法的事情)。
被引导相信自己犯过攻击罪的人中,超过七成的人能够提供与警察见面的信息,平均回忆了12个与警察有关的细节(即使他们可能从来没去过警察局)。
另一项研究则表示,先入为主的假新闻同样能够制造虚假记忆[4]。
研究者招募了3140名被试,向他们提供了六条新闻,其中两条是完全编造的虚假新闻,然后邀请被试分辨出其中的假新闻。
结果发现,有将近一半的被试相信自己之前见到过至少一篇假新闻,并且会更容易“回忆起”那些与自己立场不同者的负面新闻,甚至有一些参与者说出了假新闻中没有包括的细节。
哪怕明确警告了有些新闻确实是假的,被假新闻制造虚假回忆的被试比例依然高出了研究者的预期。
曼德拉效应和这种假新闻多么相似:当我们被先入为主的观念带跑偏了之后,什么样的离谱记忆都有可能被制造出来。
记忆到底有多容易被篡改 —— 实践篇
如果你对这些研究还是将信将疑的话,可以往上滑(苹果用户请往下),回到本文第一部分最开始,那里有一句:
“就像孟子说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其实孟子从来没有说过这句话。
这句话的出处是《左传·宣公二年》中士季说的“人谁无过”
你在看到的时候,是觉得不对劲,知道这句话不是孟子说的,还是觉得没什么问题,直接通顺地把文章读了下去呢?
如果你在读文章时觉得这句话很顺,并且我不在这里特意纠正这点,那孟子与这句话的关联就会被你“记住”,默默蛰伏在你记忆的角落中。
以后你说不定就会感到迷惑,觉得自己一直以来就记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就是孟子说的,对吧?
人的记忆与感觉,就是这么容易被篡改。如果你更多地保留原始记录,多留意语言与记忆的陷阱,凡事多注意细节,多进行查证,那么你就会……
别想了朋友,你不可能一直做到的。还是老老实实承认,我的记忆很容易出错,也很容易被修改吧。
参考文献
作者:苏七年
编辑:游识猷、odette
一个AI
士季会不会是在引用孟子说过的话吗?
“人谁无过”和“人非圣贤”句式也很不一样啊?
出处真的是这个吗?
要不去查查资料确认一下?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