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第40期专题活动成功举办
2022年11月20日,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的“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第40期专题活动 “种子的故事”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厦门、昆明分会场的五位演讲嘉宾以线上方式进行了演讲。他们以深入浅出的讲述,分别带来了大米育种、大黄鱼育种、大豆高价值利用、种质资源保存、农业援非的故事,为我们分享科学家们在农业技术和粮食安全领域的探索。
活动现场
在名为《两粒大米的故事》的演讲中,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教授,农业农村部侨联副主席刘春明讲述了培育新型高营养紫稻品系的故事。“大米营养主要在糊粉层,但是精致加工却会让白米流失很多营养,我们通过化学诱变,培育出了一种糊粉层加厚的品种,又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跟紫米杂交,培育出了一种糊粉层加厚的紫米,让更多中国消费者可以吃到营养丰富、健康的米。”
演讲嘉宾刘春明:《两粒大米的故事》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徐鹏,为我们带来题为《千鱼千寻》的演讲,他介绍了跟团队一起培育抗刺激隐核虫大黄鱼的故事。“我们不同的实验室围绕着抗病、抗逆、营养、品质等不同领域都在努力,希望能选育出更加优秀的适合产业的大黄鱼良种。这些成果和我们整个团队的付出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团队中的硕博士研究生,既能在实验室做研究,又能去一线养殖场,做大黄鱼的‘接生婆’、‘助产士’、‘饲养员’,陪着大黄鱼度过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演讲嘉宾徐鹏:《千鱼千寻》
在名为《吃大豆的“秘诀”》的演讲中,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王凤忠,为我们讲述了研究大豆萌发时期营养变化的故事。“我们利用植物在萌芽过程中产生的营养品质的改变,再利用各种各样的食品制造技术,形成了新的产品。而有了‘萌动’食品这个科学理念,人类对于食物的应用将会产生很大变化,我想这是一个原料的革命。”
演讲嘉宾王凤忠:《吃大豆的“秘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项目建设时期总工艺师杨湘云,给我们带来题为《建一艘种子方舟》的演讲。演讲中,杨湘云讲述了她作为建设时期总工艺师,参与被誉为“种子方舟”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设计、建设与运行的故事。“种质资源库就像是我们给中国种质资源购买的‘保险’。它也像‘银行’,可以为自然和人类带来更多的收益。同时它更是一座‘诺亚方舟’,当有物种在野外消失时,我们可以用种质库中保藏的资源,让它们重新在地球上焕发生机。”
演讲嘉宾杨湘云:《建一艘种子方舟》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副教授,中国国际发展援助研究中心主任张传红,带来了名为《中国小技术、非洲大丰收》的演讲。“看似一个非常小、没有太多投入、也很不不起眼的项目,但在当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深入的、可持续的,不仅大大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水平,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加深了中非人民之间的友谊。”
演讲嘉宾张传红:《建一艘种子方舟》
“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项目通过为科学家搭建演讲平台,并通过新媒体阵地广泛传播,向公众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在科学家群体中形成了示范传播效应。项目至今已举办线下演讲活动41期,有179位科学家登上演讲舞台,其中包括叶叔华、王志珍、王贻芳、丘成桐、高福、陈和生、王中林等知名院士。参与过演讲的科学家不仅表示了对项目的肯定,也积极推荐身边的同事参与科普,极大地促进了科学家群体参与科普的热情。同时,科学家亲自科普的形式,拉近了科学家与公众的距离,不仅传播了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也树立了公众心中科学家平易近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