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男人,嘴上说给娃买玩具,其实是买给他自己!
万圣节前,我和老公去山姆士会员店购物,他一眼看中了一套变形金刚的变装,急不可耐地要买回家给6岁的儿子穿。
这套变装适用于8岁以上的孩子,儿子还不到年龄,我表示存疑。老公说,儿子最近喜欢变形金刚,就满足一下他的心愿吧。
回家后,老公三下五除二拆掉外包装让儿子上身试穿。
儿子试穿变形金刚套装
待儿子拗完造型、拍照留念后,他催促儿子:快脱下来,让爸爸试试……
可怜吾儿只乐呵了两分钟,然后就蹲在一旁,看着老父亲置办好行头噼里啪啦“变形”,乐此不疲地玩了十分钟。
说好“满足儿子的心愿”呢,请问这到底是在满足谁的心愿?
有娃后,我发现老公以满足孩子之名、行给自己买玩具之实的行为可真不少。就像美国脱口秀演员Jo Koy说的,老父亲们说是宠爱孩子、给孩子买玩具,其实就是当爹的自己想要玩。
孩子的玩具里,藏着爸爸的“私心”
我家不少玩具里都藏着爸爸的私心。
比如,去年老公说是时候带孩子打游戏了。于是,他买了复刻的红白游戏机,打算教儿子搓手柄。结果儿子根本不想玩,老公自己玩超级马里奥一局一局停不下来、不亦乐乎。
还有,他曾给儿子讲变形金刚的故事,说到激动之处,允诺娃:“擎天柱太酷了,爸爸一定给你买一个”。儿子说:“我其实更想要怪兽车……”他爸选择自动屏蔽。
两周后,擎天柱出现在了家里。儿子一开始不会玩,爸爸就一直握在手里一遍遍给他演示如何变形,美其名曰:“爸爸教你”。教了十几分钟,也没让娃上手。
后来,儿子会摆弄擎天柱了,他又开始充满热情地给孩子重点安利大黄蜂、大力神。然后拍着胸脯应承儿子:“爸爸妈妈圣诞节就买给你,当作圣诞礼物!”
呃,我并没有想送这份礼物。重点是:儿子对这些会变形的金属并没有很感兴趣啊!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再比如,每天晚饭后是老公带娃的时间。通常父子俩会一边聊天、一边摆乐高,然后他给孩读睡前故事、到点孩子上床睡觉。有好几次,我见到的画面是儿子摆乐高不想摆了,自己已经默默在一旁开始翻书,当爹的浑然不觉,自己摆房子、摆车玩的停不下来。
都说男人至死是少年,至少在玩孩子玩具这点上,他们严丝合缝地论证了这个观点。
我问过老公,为啥要打着娃的名义给自己买玩具?他说,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游戏机、变形金刚、小汽车都没有,心里一直有个空洞。
长大后虽然有条件买了,但总觉得自己玩不香。所以他喜欢给孩子买(他自己想要的)玩具。老公还一本正经补充道:“玩具这东西,就是要一起玩才好。”
行吧,看来原生家庭“欠的债”是要从下一代身上找补了。
能让老公陪娃玩
我十分愿意满足他的“私心”
虽然我有时候对老公的这种行为看不惯,但转念一想,买玩具固然费钱,但能让爸爸陪着一起玩,把我这个当妈的摘出来躺平,我还要啥自行车。
更何况,爸爸陪伴孩子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岂是金钱能衡量的?
前段时间我看了安徒生的自传《真爱让我如此幸福》,作者写了他幼时爸爸陪伴自己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
安徒生的父亲是鞋匠、妈妈是洗衣妇,一家人过得很清贫,但他的爸爸并没有“穷养”孩子。父亲喜爱文学,所以在安徒生小时候会常常给他讲故事,读丹麦文学家的作品、读《阿拉伯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等。还告诉他“一个人有吃有穿还不够啊,人的心灵也有自己的要求。”
除此之外,父亲还会教安徒生做木偶、玩剪纸、编故事。即使生于穷苦之中,成名后的安徒生回忆起儿时也没觉得多苦。他在自传中他写到:“父亲非常疼爱我,我就是他所有快乐的全部,他满足我所有的愿望。每个星期天他为我制作望远镜、玩具舞台和可以变化的图画。”
我不能说安徒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童话作家和父亲陪伴他的这些经历一定有必然联系,但爸爸陪伴儿子的这些举动一定丰富了安徒生的精神世界,才会让他记忆犹新。
其实关于父亲与孩子互动、陪伴孩子玩耍的好处科学界已有定论。
英国牛津大学曾联合其它高校做过一项研究,他们检视了128位来自各行各业的爸爸,与他们三个月大的宝宝互动的影片,并观察这些孩子在2岁时参加读书会的状况,透过孩子认出颜色、形状等测验,来观察记录他们的学习成果与情绪反应。
研究结果显示:爸爸与宝宝早期的互动对孩子成长与学习拥有极为正面的影响,最早在宝宝三个月时,就可看出显著迹象。
具体来说,爸爸陪孩子玩耍能给宝宝带来两大好处[1]:
1、刺激宝宝学习动力
爸爸与宝宝的相处风格通常较为活泼轻松,可以间接鼓励孩子冒险与承担风险的能力、刺激了孩子们的学习动力。
研究结果显示:不论宝宝的性别为何,爸爸在宝宝出生后越是积极与他们互动,宝宝在学习速度、认知表现、情绪稳定以及长大后的测验分数方面都有正面积极的发展。
图源丨图虫创意
爸爸陪娃确实走“轻松风”,为此可能会有意外收获这点我倒是深有体会。
今年年初,我怀二胎时出了点状况,我爸妈陪我在医院附近休整、待产将近一个月,儿子的吃喝拉撒睡上学全权交给老公负责。对此我倒没有不放心,在育儿这件事上老公没有缺席过。
但过了一周我开始觉得苗头不对了,孩子和我视频不到一分钟就要说拜拜,急着和爸爸玩,完全不在乎老母亲。
后来老公给我发过来一个视频:原来是他用乐高和空矿泉水瓶子给儿子做了一个风能发动车,儿子对着空瓶子一边吹的呼哧带喘、一边和我炫耀着解释什么是动能。
是我瞎操心了。
2、爸爸陪孩子玩耍、互动中展现出的自信,能够培养孩子乐观勇敢的性格。
我儿子一直很想坐儿童过山车,但胆子小不敢玩,之前无论我怎么劝说、鼓励、答应陪他坐,他都不愿意尝试。后来,有一次我们全家去乐高乐园玩,看到儿童过山车,老公说:“小男子汉,走一个。”儿子屁颠儿屁颠儿跟在他爹后面尝试去了。
妈妈对孩子通常会开启“保护模式”,而爸爸更容易开启“放养模式”,后者在无形中会给孩子更多自主判断、选择的空间,从而帮孩子建立乐观、勇敢的性格。
那天,父子俩玩了五次过山车。看着他们在半空尖叫,我顿悟了:为娘还是要少费口舌、多躺平,才有利于娃的成长啊。
不想买玩具
还有这些可以放手让爸爸们陪娃做
既然爸爸陪孩子玩有不少好处,除了和孩子一起玩玩具、带孩子做户外运动、给孩子读书这些常规操作外,还有哪些活动适合爸爸带娃一起做呢?以下三件事情,不妨让爸爸们多多尝试:
第一,安全范围内的打闹游戏。
同为爸爸的医学博士Anthony DeBenedet和Larry Cohen,在合著的The Art of Roughhousing一书中,基于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总结归纳出了爸爸和孩子玩打闹游戏的处以及它们背后的科学依据。
比如,打闹游戏是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刺激孩子发展出强大适应力的好方法。
通常打闹游戏是随兴的游戏,前一秒孩子骑在你背上,下一秒孩子被压倒。这种游戏让孩子处在无法预测的、不断变化的状况中,迫使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去调整自己、努力去适应变化。
而且打闹游戏会产生轻微的疼痛和不适感,爸爸除了用亲吻和拥抱来安抚孩子,还可以用布置新任务的方法来转移孩子对疼痛的注意力,这会让孩子将来更好地应对他们在学校和工作上遭遇到的困难与压力。
再比如,打闹游戏能够刺激大脑发育、提升学习能力。
书中提及神经学家在研究动物和人类大脑时发现:打闹游戏的每一个回合都能增加化学名为人脑源性神经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水平。而BDNF能增加掌管记忆力、逻辑等高层次学习能力的那部分大脑的神经元的生长。
因此,作者建议,爸爸们不妨试试和孩子在床垫上玩摔跤、用适度的力气把孩子“丢”在床上这些安全适宜的打闹游戏。强健大脑、锻炼身体、还能成为孩子美好的童年回忆。
第二,让孩子了解你的工作。
老公在高校工作,有时周末我要处理工作上的事情,老公负责带娃时,他会把孩子带去实验室给他当小助手。
对儿子来说,看视频哪有跟爸爸一起训练老鼠有意思
父子俩一起训练老鼠、给老鼠的大脑做切片(儿子观摩),也是一项不错的亲子活动。
在美国有不少单位都有“带孩子上班日”(Bring Kids to Work Day)的传统。这一天,家长可以带娃来上班,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看护孩子,而是借此机会让孩子了解父母所从事的工作,使孩子有机会接触成人的世界,理解劳动的价值与意义以及了解真实世界如何运作。
这是一次相当不错的儿童职业教育。起码借着这样的机会,我儿子明确了以后不当科学家的决心,因为他觉得爸爸的工作太yucky!
如果工作条件不允许,爸爸也可以通过和孩子吃饭时聊天的方式来谈谈自己工作。
我之前收听电台,听到一位听众回忆已故父亲对自己的影响:她的父亲曾是一名记者,因为工作性质,全家未必能每天聚在一起吃晚饭。但只要父亲在,就会和她在饭桌上聊自己工作中的见闻。她家的饭桌后面有一张世界地图,爸爸会让她随便指一个地方,给她讲讲最近那里发生的新闻。
这个经历影响了她,让她觉得记者好厉害、无所不知。长大后她继承父亲的衣钵,也成了一名优秀的记者。
第三,带孩子做家务。
当下有种说法:世界正在奖赏爱做家务的男人。过去那种只负责赚钱养家、厨房不进、一屋不扫的大男子派男性早不受新时代女性的待见了。现在,既做家务又带娃才是新时代男性“标配”。
因此,会做饭、做家务、能缝缝补补的黄磊备受大众称赞。
在我们家,家务也是有明确分工的。刷锅、洗衣、清洁屋子我负责;做饭、采买购物、倒垃圾和一些重活、累活由老公负责。
通常他会带着儿子一起做。比如从超市采买一周的家庭日用品,并把它们在冰箱里安置好;父子俩合力安装个床架:
大雪后铲院子里的雪、清洁车子这些任务都是他们的。
爸爸积极主动承担一部分家务劳动,有助于孩子形成性别平等意识;孩子的适应能力和协作能力也比爸爸不参与家务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要强。
爸爸们是低调的宝藏,作为妈妈,我们要多鼓励和支持孩子粘爸这项能力的培养,这样才有机会培养出宝藏男/女孩啊!
赠书福利来啦
在留言区聊聊#你家孩子爸给娃买玩具的趣事,我们将随机选择20位读者获得本期赠书,12月5日公布。
本期赠书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提供
编辑丨羚羊,人类幼崽观察家。
题图丨作者供图
参考资料丨[1]Father-child interactions at 3 months and 24 months: contributions to children’s cognitive development at 24 months by Sethna V, et al. is published in the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