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不只会影响钱包,还会伤害脑子
双十一之后又是双十二,可你却只能一边吃土,一边看着那么多想买却下不去手的好东西,“穷”字真是格外扎心。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钱多钱少,不仅决定着你能买到什么,还能影响大脑活动,甚至,贫困的影响是可以“遗传”的。
太长不看
①贫困状态让人高估买到的东西的价值,在消费时相对短视。
②贫穷本身就会俘获注意力,让人更难摆脱贫困状态。
③有一些策略可以终结贫困的恶性循环。
贫困,让人在花钱时做出糟糕决策
《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曾刊发的一项研究[1]显示,消费时,之前经历过贫困的人会和经历过富余的人有非常不一样的神经活动。
研究中,被试一开始需要完成一系列小游戏,比如下图这个:猜测屏幕中白点的数量是少于还是多于某个数字。如果选择正确,被试可以获得一条“命”,选择错误则要被扣掉一条命。一旦命用光了,游戏便宣告结束。而如果被试能一直玩下去直到游戏通关,会得到一笔金钱奖励。
被试需要选择左侧的白点是多于还是少于38个,选择错误会被扣掉一条命。| 文献[1]
实验者其实偷偷耍了一些花招,来控制被试的命的数量,以此操纵他们贫困还是富余的状态。富余组开局便有10条命,而且实验者会想办法让他们的命在整个游戏过程中都在10条上下波动。倘若不幸是贫困组的话,则开局只有1条命,且实验者会让他们始终处在濒于淘汰的水平。这样,前者在游戏中会时刻处于一种资源富余的状态,后者则不断感受到自己真的是个穷人。
在诱发了贫困或富余感受之后,被试接下来需要完成一系列消费决策任务了。同时,他们需要躺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设备中,以便研究者随时获得他们的脑成像数据。
结果是,经历了贫困状态的被试在消费时的自信心更低,同时焦虑水平不断升高。更重要的是,贫困相比于富余状态,还会在消费中刺激人们框额皮层的活动,同时抑制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的活动——前者是大脑中专司编码价值的区域,后者则负责目标规划。
经历了贫困状态后,人在消费时焦虑水平升高。| 图虫创意
也就是说,实验中的贫困状态改变了大脑在商品价值评估与消费目标确立上的运算规则。这种变化产生的直接负性影响,可能是让穷人在消费中高估买到的商品的价值,比如总是觉得自己买的东西物超所值捡了大便宜;又或是让他们不能有效地树立长远的消费目标,而过度追求短期的消费。最终,他们会陷入一个更糟糕的消费状态中。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的
实际上,近年来有不少有趣的研究围绕着“资源不足如何改变心理与行为”这个话题展开,资源不足所引起的心理变化也被研究者们称为是一种稀缺心向(scarcity mindset)。
“稀缺”这个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经济学家授森德希尔·穆来纳森(Sendhil Mullainathan),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埃尔德·沙菲尔(Eldar Shafir)。稀缺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人们“所拥有的”满足不了“所需要的”,不管这里没被满足的东西是金钱、食物还是时间。这对经济学家与心理学家组合的最经典实验发表在《科学》(Science)上[2]。
任务中,被试需要完成一系列游戏,既可能赢钱也可能亏钱,需要维持一定的资金额以保证游戏能够继续下去。针对运气不佳资金出现问题的被试,任务还贴心地准备了应急方案——高利率借贷。通过高利率借贷缓解资金压力,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从长期看必将恶化个体的资金状况。然而,在实验中,相比被操纵成富人的被试,被操纵成穷人的被试要更多地去借这种高利率贷款。这种行为导致他们的资金状况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持续下行,最终纷纷淘汰出局。
实验中的一个游戏是某种幸运轮盘,实验者会操纵不同的被试分别成为“穷人”和“富人”。| 图虫创意
穆来纳森认为,穷人之所以贫穷不是因为他们不努力,也不是因为社会不平等,而是因为贫穷本身就会“俘获”人们本来就不多的注意力,使得他们可用于处理其他事务的注意力严重不足,以至失去了很多改善决策的机会。就像实验中的穷人过分关注当前的资金现状,而忽视了过度借贷在日后可能会产生的高额成本。
只关心如何付清下一个账单的人很少去考虑为未来投资些什么;一个濒于任务截止期的人,只会被看上去最紧迫的事情拖累,而放弃对他们而言更有价值的工作。
贫穷只能教会人们如何做一个穷人
稀缺对穷人的不利影响不仅仅存在于实验室中,在现实生活中它也在上演着。
2010年的夏天,穆来纳森和沙菲尔曾在印度东南部农村进行过一项田野研究[3]。他们对比了464名印度甘蔗农民在丰收前(稀缺状态)与丰收后(富余状态)认知能力上的差异。他们发现,处于稀缺中的农民在瑞文推理(智商)测验上的分数要明显差于他们在富裕状态下的分数。而且,在有关认知控制能力的任务上,稀缺状态农民正确完成任务所花费的时间也要更长一些。并且,感到经济压力越大的农民,在两项任务中的表现也越差。
这个田野实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清晰的事实,那就是现实中处于稀缺中的人还有着相对较低的智力水平和控制能力。然而,与处于正常情况的人相比,这些人却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稀缺状态。
稀缺不仅仅是短期内从行为上损害人们的决策质量,它还会引起长期的代际传递[4]。2015年进行的一项当前规模最大的贫困与儿童脑发育研究,包括了1099名3~20岁青少年大脑成像的数据,结果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上 [5]。研究发现,在贫困家庭中成长的孩子,负责语言、阅读、执行控制以及记忆等能力的一系列脑区体积要更小一些。而且,家庭越贫困的孩子,这些大脑区域与正常家庭孩子的差距也越大。
语言、阅读、执行控制以及记忆,对日后的学业与工作能否取得成功至关重要,然而,这种大脑发育的“先天不足”却让他们的起跑线都离别人差了一大截。这个研究告诉了我们一个比较悲观的事实:贫穷只能教会人们如何做一个穷人。
贫困家庭长大的孩子,大脑发育“先天不足”。 | 图虫创意
如何减少稀缺感,阻击贫困?
稀缺对穷人们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还能“遗传”下去,但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不少组织正在或即将开展反贫困行动。联合国也将“消除贫困”放在它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首[6]。目前国际上较为知名的两个扶贫机构之一,就是穆来纳森与另外两名经济学家2002年成立的贾米尔贫困行动实验室(J-PAL)。他们与众多其他研究者一起,提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反贫困策略。
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穷人的认知余闲,来弥补他们已经被过分消耗掉的注意力。比如说在日常性工作中删减掉多余的流程性内容,或是简化工作手续[2],或是人为设置一些提醒引导穷人将注意力放在未来[7]。
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减少穷人的经济波动,尽可能避免稀缺感对他们的决策产生干扰,比如在非常时期为他们提供用来缓解资金波动的无条件现金资助[8],或是培养穷人养成储蓄的好习惯[9]。
此外,研究者还专门设计了适合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儿童参与的课程训练,通过系统性培训能全面提升低收入家庭孩子在认知能力上的不足[10]。
这些策略与传统策略相比,最大的亮点是,它们都是从个人层面出发,特别是从改善个体认知能力的视角来阻击贫困,也即扶贫必扶智。在这些策略的助推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低收入群体改善了他们贫困的现状,在未来,也将有更多的人能从中获益。
参考文献
作者:性感的小脚脖
编辑:odette
一个AI
千万稳住!穷这个事儿,还有救!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