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网评微博号发布了关于“女子阻止男童进女厕被骂”事件的评论。算是官媒对最近网上吵翻天的女厕男童事件的一个回应。起因是女子批评了一名6岁男童进女厕,而男童母亲认为女子伤害了孩子,要求女子道歉。“我先进地铁站厕所,拉开一个没关的门,发现有个男孩儿站在那个坑上,我就被吓到了。我第一反应就说了两句‘这里是女厕所’‘你是男孩儿你不能上女厕所’,对小朋友从头到尾没有说过侮辱性的词。然后我就去隔壁坑上厕所了,到这里这个小孩儿都没有哭……”听到此话孩子便开始大哭,而这位妈妈也开始对该位女子破口大骂。虽然我也是男童妈妈,对于独自带男童外出时遭遇的种种状况有切身体验,但这次我真的无法站在妈妈这边!因为在视频中,我看到了妈妈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情绪不稳。不讲理的背后,是她对于自己情绪完全失控,从愤怒逐渐演化为歇斯底里。作为六岁男孩,当我跟着妈妈进入异性卫生间,然后遭到了其他人的批评,我会本能感受到惭愧、害怕和窘迫,这时,我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妈妈对对方破口大骂的帮我“讨回公道”,还是妈妈理性地解决处理问题?在这件事中,妈妈因为情绪失控,只顾着发泄自身的不满愤恨,反而让孩子面对了更糟糕的境遇。视频开始,妈妈只是大声对那个女士说:“向我的孩子道歉。”虽然语气不好,但至少还在理智范围内,但后来,她逐渐开始声嘶力竭地大吼,情绪仿佛崩溃一样。“你农村的啊,所以你妈一生生一窝,你才没有被好好对待!”发展心理学里有一个著名的“视崖实验”(Visual Cliff)。在一张覆盖着玻璃的桌子上面,根据不同高度安置棋盘,观察会爬的婴儿如何爬过桌子。最初的视崖实验是为了研究孩子的深度知觉能力。发展心理学研究者James F.Sorce等人后来进一步推进了实验。他们让孩子的妈妈站在“视觉悬崖”的另一边,做出开心兴奋或者害怕的表情。在玻璃悬崖这一侧,当妈妈的表情害怕或生气的神情时,大部分孩子会选择不跨越“悬崖”;而如果妈妈的表情是开心兴奋,大部分孩子则爬过了“悬崖”。而在看上去没有风险的棋盘侧,大部分宝宝都选择了直接爬过去,无论妈妈脸上做出怎样的表情。这个研究表明:当孩子不确定周围环境是否安全时,他们更倾向于将妈妈(或者其他主要照料者)的表情作为参照物。在妈妈“保护”孩子的表象下,仔细看完事态全过程,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妈妈根本不听对方说什么,只是不停怒吼重复着:“你伤害了我的孩子!”然后用更加偏激的手段去攻击对方,从而“赢得”战役。我们总说家长的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孩子受到伤害时,家长不择手段地打击辱骂对方,偏激的处理方法和无法控制的情绪,恰恰才是带给孩子更大伤害的主要原因。这让我想起了我一位老师朋友所在学校发生的事,一位四年级的孩子,因为没有成功竞选上班长,家长找到学校。学校竞选的流程是需要孩子先写一个申请,然后全班同学投票,最后选出票数最高的同学。如果想进入竞选环节,首先要写一份申请,并在全班朗读。而这个流程,并不需要通知家长,在学校班会上就可以完成。这个孩子不想参加竞选,所以根本没有写申请。可能是害怕妈妈责怪,于是孩子骗妈妈说老师没通知他写申请。当竞选结束,老师在群里公布结果时,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那么优秀,居然落选了,而归咎于孩子说的“老师没通知我”。于是孩子妈妈怒气冲冲杀到老师办公室,指着班主任鼻子骂,类似于“你们暗箱操作”“我们家在教育局有人”“别欺负我们”。而她疯狂输出这些的时候,她孩子就站在角落里惊惧交加地看着这一切。幸亏那位老师及时转过头跟孩子说:“你先出去回教室等我们。”让孩子避开这难堪的冲突。这位妈妈自始至终认为自己在为孩子而“战斗”,而丝毫没考虑过孩子的感受。但不是所有的场景都适合用战斗来“保护”孩子。很多父母完全不能接受别人对孩子的批评,觉得伤害了孩子,却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想法。这种“为爱而战”更像是一场自我感动。此时懵懂的孩子也是沉默的学习者,他们会在无数突发情况下学习怎样处理社会关系。而父母处理问题或处理纠纷时的不良态度,反而断送了孩子成长学习的机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在社会上会遇到非常多的复杂问题:他们无法从当初父母的行为中学习到正确的处理方式,反而会陷入更大的无助不安当中。就像视频中的妈妈,一副一定要讨回公道的气势。但孩子对于那句“你不应该在女厕所”真的感受到伤害了吗?孩子对社会公序良俗的理解还处于开放状态,他有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在妈妈出来前,他或许有自己的判断和下一步行动,而妈妈已经冲出来大动干戈。根据当事女子的回忆:在她提醒后,孩子并没有哭,可是当妈妈出来吵架时,孩子才真的开始哭。这个哭泣可能是因为羞愧,可能是因为恐惧,也可能是妈妈的行为,让他判定自己是“真的受到了伤害”。
真正爱孩子,是站出来与孩子一起面对不良情绪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就算孩子真的因为女子的话受到了伤害,情绪失控的吵架也绝非明智之举。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教授提出过“情绪管理”的方法,第一条就是及时解读情绪。不管我们内心听到别人指责孩子后是什么想法,如果我们能及时解读一下这个情绪,化解这种情绪的苗头,就不会越陷越深。保护孩子的第一步不是“吼回去”,而是先照顾孩子的感受。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绪,再出去沟通,完全可以避免这种让孩子更加恐惧的争吵。如果父母具备积极理性心态,就会发现,这是一次特别好的性教育和幼小衔接教育的机会。我相信这位妈妈独自带着6岁的男孩,上厕所不方便,又担心孩子失散所以让他进了厕所。但如果她能利用这件事对孩子说:“你已经6岁了,在学校里面应该具备基本的自理能力和安全意识。在学校时,你从教室去厕所,都要独立完成如厕,提裤子,洗手,然后再回到教室的过程,是没有老师管的。如果你能学会自己上厕所,并且能够保护好自己,独自在厕所门口等妈妈不乱跑,以后就再也不会发生这种不愉快了。”有无奈,但父母可以控制好情绪,用积极的方法去面对解决。这才是我们应该给孩子呈现的真实世界。编辑丨曲安、康康
题图丨图虫创意
参考资料丨
[1]Maternal Emotional Signaling: Its Effect on the Visual Cliff Behavior of 1-year-Olds, by James F.Sorce,Robert N.Emde, Joseph Campos,and Mary D Klinnert
相关阅读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Kid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