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老公比,ChatGPT至少在育儿上能说出一些“正确的废话”……
当下在科技领域最火的话题非ChatGPT莫属。虽然我是一个科技小白,但对这款产品充满期待。我甚至已经在畅想,不久的将来,待ChatGPT的技术更成熟后:它可以当我娃的免费私教,帮我“无痛鸡娃”,让老母亲告别陪做功课的身心重创;它可以陪我聊天,对我知无不言、还不会不耐烦,用它来代替老公只会“都行”“好的”“你看着办吧”敷衍三件套回复;如果它被“喂养”的足够好,甚至还可以担任我业余的“心理咨询师”、“知心大姐”,对我在育儿和婚姻中碰到的那些难题来一番发人深省的开解,让我成为一名成熟、知性的中年女性。只不过嘛,距离上述畅想现在的ChatGPT还差的有点远……跟那些ChatGPT在专业领域的专业回答比起来,它在育儿领域明显硬气不起来了……但即便这样,我发现它的回答,也比老公强……首先,我问了ChatGPT那个让大部分当妈的都会抱怨、吐槽、火大的经典问题:老公总是玩手机、打游戏,不带孩子,怎么办?ChatGPT让我和对方坦诚沟通、制定规划、找到共同点、以及持续关注。试问,面对一个没有丧偶、类似“丧偶”的另一半,哪个妈妈没有沟通过?大家从一开始的好言相劝、掏心掏肺、到后来的哀其不争、最终只能变为怒气不幸、怒火中烧、怒发冲冠、河东狮吼。如果沟通有用(主要指对方肯听),还要吵架干嘛?对于不少育儿辛苦的妈妈来说,吵架就是我们的沟通,伴侣既然带不好娃,那就当一个提供情绪价值的“出气筒”吧。ChatGPT让我意料之外的回复是第二点:制定规划——你们可以一起制定一个家庭时间表和规划,确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和任务,享受家庭时光。建议提的不错。对于已经被育儿累的精疲力尽的妈妈们来说,和伴侣一起坐下来算算时间、分分家务不失为解决之道。只是,我比较怀疑有多少伴侣能坚持执行、更不要说执行到位了。美国有一个叫Jance Dunn的畅销书作家,在孩子出生几年后写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如何能在有孩子后不恨老公》(How Not to Hate Your Husband After Kids)。Jance Dunn和丈夫都是自由撰稿人、作家,按理说能够自由、灵活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俩人带娃应该会比双职工带孩子有更多周旋的余地。她也确实和老公沟通、制作了时间规划,希望二人既能投入育儿、又能让自己的工作不受太大的影响。结果呢?有一次,她和某位知名影星约好了进行一小时的电话采访。Jance Dunn提前备好了女儿的吃食、衣物、玩具,按照提前商量好的规划把女儿交给老公,请他务必照顾女儿,丈夫满口答应。半小时后,三岁的女儿冲进卧室,一边大喊着:“拉屎、拉屎、我要拉屎!”一边奔向正在做电话采访的她。Jance Dunn尽量用口型小声示意女儿“去找爸爸!”,但屎尿不由人,女儿一边跑、一边拉了出来。最后,她只好请求对方——一位曾获得好莱坞最佳女演员提名的女影星——暂停一分钟。她以最快的速度冲到客厅,却看到老公正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压根没有意识到女儿因为要大便已经打断了她采访的事。关于这道题ChatGPT的回复唯一让我觉得欣慰又难过的一点是,它承认“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这说明,全世界很多女性都在受“丧偶”育儿的困扰;但善于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我们可以往积极方面想:你,不是一个人在难受。我问ChatGPT的第二道题是:一陪孩子辅导作业我就生气,怎么办?它的回答不能说和育儿书上的建议毫不相关,只能说是一模一样:读过一些育儿书后,你会发现养娃的方法和开拖拉机异曲同工,都是按章办事、“套路满满”,基本离不开管理情绪、理解孩子、倾听对方、积极鼓励、寻求帮助这五套操作。可家长就是一种“道理都懂,但我就是很难做到”的生物。于是,对回复不太满意的我继续追问: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但我很难做到,你有更好的办法吗?ChatGPT不负众望,耐着性子继续给我出谋划策:这次的回复让我有点惊喜(虽然345这三点还是照搬原来答案),尤其是它让我去寻找根本原因:思考一下为什么你会在孩子做作业时感到生气或疲惫。是因为你的期望值过高,还是因为你的时间紧张,或者是因为你不喜欢这种任务?找到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这个问题。说实话,育儿多年,已经习惯了被“惯性”带着走的家长,很少会静下心来去思考“根本原因”。尤其是政策改来改去、资源越改越稀缺的时候,我们当家长的都像“猛虎扑食”一样希望把有限的资源先紧紧拽在手里、用到孩子身上再说,根本顾不上思考根本。于是我试着按照它说的思路去寻找解决办法,我陪孩子写作业感到生气或疲惫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因为我的期望值过高——一年级下学期了还要掰手指才能算清9-5=?的孩子,我哪里感有什么“高期望”,连提前学都不敢啊,就像温故而打好基础。所以这个原因不成立。因为你的时间紧张——和很多职场妈妈要兼顾工作和家庭一样,我的时间确实紧张;而且家里还个不到1岁的老二让我身心俱疲。所以,解决办法——用好娃他爹。是因为你不喜欢这种任务——我承认,确实不喜欢陪娃学习。所以,解决办法——用好娃他爹。分析完根本原因后,我发现就避免我辅导作业生气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是:用好娃他爹。好嘛,兜兜转转一圈,又回到了第一个“丧偶”育儿的经典难题。最后,我问了ChatGPT一个让家长们都心塞的问题:兴趣班。就举个实际的例子:我们投入和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让孩子学钢琴,可是孩子越来越不喜欢练琴,但我们又做不到让他不学,毕竟前期投入了那么多,请问现在怎么办?于是我换了个问法,从钢琴家郎朗的故事入手,希望能从ChatGPT套出一些有新意的答案。ChatGPT真的是又红又专的“端水大师”,它认可又不完全认可、否认又没有完全否认郎朗父亲在儿子成才道路上“严格、逼迫”的鸡娃方式。大家可以品一品这个回答:当你想逼孩子一把时,想到ChatGPT在你左耳边说“不可取的教育方式”“失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副作用这么大,你得赶紧刹车啊。毕竟,没有那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长大后没能成为钢琴家、却把大笔钱交给心理医生,对着别人喋喋不休控诉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的不幸。但当你刚说服自己收手、躺平、天注定时,又想到ChatGPT在你右耳边絮叨:“他的父亲的严格要求和逼迫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促进他音乐事业发展的作用”。怎么办?我的孩子会不会就缺我这一推,万一我要是心软、懈怠了,人类艺术殿堂里将缺失一块瑰宝啊。其实,不只是练琴问题,任何家长在孩子成才道路上付出的时间、经济和精力我们难免会有比较、算计和过高的期待,这也算人之常情。在这个问题上,ChatGPT只能给出“教科书”式的参考答案,但作为家长我们明白如此正确但“照本宣科”式的育儿方法,家长很难把每一步都执行到位、且确保我们培养出一个“正确”的孩子。在面对亲子冲突时,我很认同奥古斯都·纳皮尔和卡尔·惠特克在其著作《热锅上的家庭》里的表述,就是作为父母,我们很善于表现出“为人父母”的角色,却鲜少表现出父母人性的一面,前者让我们很少去谈及自己和自己的感受。如果父母想和长大成人的孩子有更人性化的关系,就该尝试多去表现自己作为“人性”的一面,将自我更充分地表露出来,而不再做只是好像掌握着所有正确答案的训导员。告诉子女,我们和他们一样也有怀疑、恐惧和问题,可以和孩子谈论。如果孩子知道这些,他就更能在父母的身上找到他可以认同的东西,而不仅是看到他一味反抗的东西。昨天儿子练完足球后回来跟我和他爸抱怨:好无聊,不想踢足球了。想到我们掏的钞票、想到他爹辛苦上了一天班、到家后匆匆扒拉几口饭就送儿子去体育馆练习,儿子还不买账的表情。我打算尽情展现一下自己人性的某一面:当初是你喊着要踢,我们完全没有逼你,给你掏钱报了名、买了装备、一周两次花了时间接送,现在你说不玩了,这笔帐咱们是不是该算一下?经过我与ChatGPT的几番人机互动下来,我发现它在面对育儿难题时有“三板斧”:让你沟通、劝你想开、去寻求专业帮助。脱口秀演员鸟鸟说,人生最重要的问题参考答案都是略略略,但ChatGPT不同,在育儿难题上它能给你正确答案。只是这些正确答案,在养育人类后代这件大事上,更像是无比正确的废话——它无法针对具体的情境和具体的人给出详解。不过这也比很多伴侣靠谱,至少ChatGPT不会像另一半一样,开口问伴侣,一问全剧终。
投稿邮箱:Kid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