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钱有力有爱心,为什么不放我去灾区帮忙?
不久前,土耳其在几个小时内,连续发生了7.8级和7.5级两次浅源地震,影响范围覆盖到叙利亚,并造成两国4万多人死亡,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很快,许多国际救援队前往参与救援。根据土耳其官方提供的信息,本土搜救力量约25万人,国际搜救力量约1万人。对于如此惨烈的自然灾害来说,这个数字其实并不够。
地震中失去家园的人丨Wikipedia/Hilmi Hacaloğlu
但另一方面,联合国的协调机构,以及我国的应急管理部门,却多次建议普通社会救援队伍和个人,务必谨慎进入灾区救援。
回想我国发生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官方也会劝阻普通民众前去救灾。
明明急需救灾力量,为什么不能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呢?
救援不止力气和爱心
很多人认为,在自然灾害中实行救援,多一份力量就多一点希望,所以参与救援的人越多越好。
事实上并非如此,不是每个人都有救灾的能力,国际救援尤其如此。
设备、技术、财力都需要
拿地震来举例。
参与救灾的国际救援队,全称是国际城市搜索与救援队——之所以强调城市,是大量高层的、复杂的建筑,一旦倒塌,救援本身的难度比在乡村更高。
中国救援队队员在土耳其哈塔伊的一处地震废墟搜救丨新华社/沙达提
高楼倒塌,得有中型、大型的机械装备对钢筋混凝土进行切割和破拆;
为了保证破拆时不伤害到可能的幸存者,还需要有顶升等技术,保持建筑结构;
如果地震引起了海啸、溃坝或地下水位变化等后造成了水灾,救援还需要水上作业的装备,比如冲锋舟、潜水设备等;
有了这些装备,还得有财力和时间,长期培训救援人员操作机械的能力和各种复杂专业技能;
最后,救援时需要用特殊的飞机,把数吨重的救援设备送达灾区。
这些都是普通民众、普通救援队难以做到的。
交流沟通的能力不可缺
其次,参与国际救援,不仅仅需要救援能力、救援设备,还需要了解国际救援的规则。
国际救援一般由联合国协助和支持当地政府来组织,这就要求救援人员必须熟悉联合国救援协调体系和操作系统;
流畅地使用外语,对队伍的工作和补给,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国际救援的行动是中立的,但由于文化构成和政治立场的不同,不同国家的救援队伍之间、搜救人员与当地民众间,都有出现冲突和矛盾的可能,这对救援队来说也是一个问题。
前往土耳其救援的印度救援队丨twitter/India Air Force
具体救援任务的特殊性
以这次地震来说,地震后的雨雪天气、大量余震,都给救援增加了难度,已有新闻报道了救援队队员在搜救时被余震二次震垮的建筑压埋。
受到地震影响的土耳其和叙利亚,社会秩序较为混乱,虽然两国都有派出军队作为救援力量的安全保障,但仍有武装势力抢夺救援物资、攻击国际搜救人员的事件发生。
什么样的队伍可以参与国际救援?
参与救援的难度大,参与国际救援的难度更大。为了让国际救援的效率更高,参与队伍的资质认定就非常有必要。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UNOCHA)设立了专门的国际搜索救援顾问组(INSARAG)。INSARAG针对灾害响应的官方指南里,有五分之三的篇幅是针对国际救援队的能力建设、执行和评级。
根据搜救和救援能力的水平,国际救援队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但都必须具备管理、搜索、救援、医疗和后勤的能力。
搜救到幸存者后,往往需要对其进行急救,因此需要救援队伍有医疗能力。图为被掩埋10天后获救的少女。丨reuters
在进行评级时,会着重考察救援队的响应能力和技术能力。
响应能力主要看救援队获取灾害信息够不够快,能不能及时调动资源等方面;
考察技术能力时,会要求救援在仿真建筑废墟中,开展持续36小时的演练,充分发挥队伍的全部装备和搜救技术能力。
仅通过一次考察是不够的。国际救援队需要每5年进行一次复测,通过了才能继续留在国际救援队名录上。
我国大陆目前通过国际认证的队伍有2支,分别是中国国际救援队(CISAR)和中国救援队(CSAR)。
2月14日,中国救援队与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联合编组在土耳其开展救援工作丨新华社/沙达提
灾难发生,我能做什么?
从上面的内容不难看出,没有资质的救援人员进入灾区进行救援,不但很难高效安全完成任务,还可能给救援行动添麻烦,更可能危及自己的安全。
那作为一个普通人,看到同胞经历自然灾害,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如果你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可以通过合法的、官方的渠道,对灾区进行物资捐赠;
可以参与合规、合法、有组织的志愿者服务,而不是擅自行动;
传播真实的信息,呼吁更多的人关注灾区;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记得保持对灾区的关注,直到重建基本完成,不要让灾难新闻的“热度”轻易被其他新闻盖过。
作者:小寞
编辑:李小葵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