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眼泪”要进入高发期了!做好这些准备,不要白跑一趟!
3月17日晚,福建平潭东美村海域出现3等级别蓝眼泪。在夜晚的海滩上,海岸线变成一片梦幻的荧光蓝色,仿佛大海流下了晶莹剔透的泪水。
蓝眼泪在每年的4-6月高发,现正值初期。开春了,正好可以看看蓝眼泪浪漫一把!
平潭的蓝眼泪|图虫创意
什么是蓝眼泪?
“蓝眼泪”涉及到的主要是一些个体微小、会发光的浮游生物。当海水受到外界扰动时,也惊扰了它们,在它们的体内或体外便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淡淡的蓝光。
简单说来,蓝眼泪就是这些浮游生物发出蓝光的现象,有时,蓝眼泪也被用来直接指代这些发光的浮游生物。
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出现过海面下众多生物同时发光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在这一场景中有发光的鱼,发光的水母,还有发光的微观生物|《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在温度适宜时,处于汛期的闽江给河口附近的海域带来了充足的淡水和营养盐输入,给海中浮游生物的大规模增殖创造了极佳的条件。
在风与海流的辅助下,大量会发光的浮游生物被送至海边,冲向海滩,在海浪的拍打下被激发出荧光——此时人们就非常容易看到成片的蓝眼泪,随着浪花向海滩袭来。出海的渔船行驶过的地方,也会产生泛着幽光的蓝色波纹。
比利时海边出现的夜光藻发光现象。|Hans Hillewaert / Wikimedia
是谁在发光?
形成平潭蓝眼泪现象的发光生物主要是什么呢?如果各位有阅读过相关新闻,会看到两种答案: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和海萤。
夜光藻是一种球状单细胞生物。虽然在分类上属于甲藻门,却不会进行光合作用,而是用触手捕食硅藻、绿藻、细菌甚至鱼卵等食物。因此,也有学者将它们称为“夜光虫”。
事实上,除了夜光藻,甲藻类还有不少成员也会发出荧光,只不过夜光藻的确是平潭海域附近的优势种。
显微镜下的夜光藻|Maria Antónia Sampayo / Wikimedia
新闻里说了,除了夜光藻,聚集形成平潭蓝眼泪现象的还有海萤。海萤隶属于节肢动物门介形纲状肢目下的一科——海萤科Cypridinidae,该科下的大部分成员都会发光。
那么形成平潭蓝眼泪的,可能是哪种海萤呢?
在我所查得的所有网络资讯中,都说是弯喉海萤属(Vargula)的希氏弯喉海萤(Vargula hilgendorfii)。可是再往深处查,却查不到相关的论文或报告。没有专业的文献支持,也没有权威的定种结果,所以要敲定平潭的海萤蓝眼泪是由希氏弯喉海萤这一物种聚集形成的,实在是太过仓促了。
希氏弯喉海萤的发育过程|Norio Wakayama / Journal of Zoology (2007)
实践出真知:不是希氏弯喉海萤!
蓝眼泪曾经激发了我浓厚的兴趣,为了能够长期目睹蓝眼泪,我选择嫁到平潭(大误)。终于在2019年5月份,我遇见了此生第一次的蓝眼泪景观。
那几天的蓝眼泪并没有很明显,在每天俩小时冻成狗的等待里,我只看到了几次波浪拍打在一起时闪现的光——不是很蓝,甚至有点儿像白色浪花的反光。但是凑近海浪刚拍打过的沙滩,我清楚地看到了星星点点的蓝色荧光。
某次观赏结束后,我萌生了采样的念头。那天的蓝眼泪观感略有不同,被海浪拍打在沙滩上的小家伙们留下的光,比之前持续得更久一些。我马上抓了一小把沙子,沙子里的小动物尚有生命气息,在我手中一闪一闪的,像是在呼吸。我甚至能用手指捏住它们——像芝麻一样大小和触感的小东西。
我有预感,这是货真价实的海萤。因为相比于夜光藻,海萤的外壳更硬,个体也更大点儿。
回家路上我一直将它们握在手中,一到家立马将它们放进一定浓度的酒精里。后来,我将样品带到实验室放在解剖镜下观察。终于,它们在体视显微镜下现出了真面目。
形成平潭蓝眼泪的生物之一——海萤。图二的肚子里一颗颗的是卵|喵鱼酱
那么它们是希氏弯喉海萤吗?
不是!隔壁课题组里专门研究海萤的姐姐根据我拍摄的照片作了鉴定,认为这几只海萤的形态与希氏弯喉海萤相差甚远,甚至都不是弯喉海萤属的,更像海萤属(Cypridina)的齿形海萤(Cypridina dentata),后者是福建近海的常见种。
我在某日平潭蓝眼泪爆发时采得的海萤,更像是图中的齿形海萤。而下图中的希氏弯喉海萤,外壳尾部不像齿形海萤的外壳尾部这般突出|《中国海洋浮游介形类》
希氏弯喉海萤|《中国海洋浮游介形类》
在严谨的科学研究中,凡事都不是绝对的。这次采到了许多齿形海萤,不一定代表每次聚集形成平潭海萤蓝眼泪的海萤都是这一种。研究海萤的姐姐建议我多做几次采样,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收获。
它们为什么会发光?
其实许多海洋生物都会发光,在海洋里,小到细菌,大到鱼类,都有些成员自带发光功能。发光能够帮助它们保护自己、警告天敌或是与同类交流。
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是化学发光的一种,因为它们的光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这些生物能合成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和氧气反应产生光,而荧光素酶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不过这样表述相对宽泛,实际上具体到不同的类群,乃至不同的物种时,它们的发光机理仍有所不同。
各类生物的发光机理。图中左边是发光物质的结构式,右边是以该发光机制发光的主要生物|图片修改自Steven H.D. Haddock et. al. / Annual review of marine science (2010)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以夜光藻为代表的甲藻类和海萤都通过释放荧光素与荧光素酶来产生荧光,但二者发光物质的结构式其实是不同的。
此外,对于甲藻类来说,发光的化学反应发生在藻体体内;而海萤则是将体内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一同排出,这两种物质在体外遇水之后,荧光素酶才会催化荧光素发光。
也就是说反复刺激之后,海萤就一滴都不剩了。
蓝眼泪说明海水污染了?
有一种观点说,蓝眼泪是赤潮藻类聚集形成的。嗯,夜光藻是赤潮藻类没错,但海萤不是(前面说了海萤是介形类)。此外,夜光藻虽然是赤潮藻类,但是它本身不含赤潮毒素——不是所有的赤潮藻类都含有赤潮毒素的。
不过就算是不含毒素的赤潮藻类,大量增殖也可能危害到水体环境——密度过高的赤潮藻类会黏附在鱼、虾等动物的鳃上,令动物窒息死亡。死亡的赤潮藻类和冤死的动物尸体在分解过程中,还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产生有害物质,进而影响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
因此对沿海养殖户来说,若海域里出现了大量的夜光藻,还是要警惕的。
2017年日本爱媛县出现的赤潮现象|melvil / Wikimedia
有的小伙伴搞错了因果关系,认为是因为水体受到了污染才导致了蓝眼泪大爆发。事实上,只有在清澈的水质中,蓝眼泪的效果才会那么迷人,而夜光藻密度在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导致水体被污染。
不过不要怕,科学家们会做好实时监测,只要水体里的夜光藻密度适当,夜光藻蓝眼泪依然是平潭旅游的好伙伴(握拳点头望向远方)!
如果你也想当“追泪人”
请听我多唠叨两句。首先给大家打一剂预防针:就算提前做好“追泪”攻略,还是有可能白跑一趟。
蓝眼泪既然是涉及自然生物的奇观,那我们就不可能精准地预测它出现的时间和地点,否则我们就能直接预测我国沿海的赤潮爆发,简简单单就可以帮助沿海养殖户避免赤潮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了。
可是平潭有这么美的海,就算晚上看不到蓝眼泪,白天的风景也很值得看啊!你看看这天空、这海景、这石头房!
给大家看看我拍的平潭美景,环岛观光、看日出、赶海都不错|喵鱼酱
最适合追泪的时间
平潭的蓝眼泪现象主要发生在4月至9月,其中4月和5月是蓝眼泪高发期,在这段时间内可能连续好几天都会有高亮度的蓝眼泪爆发,而且不论当天天气如何(无风/刮大风,晴天/雨天/雾天)都会有。但是过了6月之后,蓝眼泪的发生频率会降低,特别是夜光藻蓝眼泪的发生频率,这很可能与海水温度、盐度、海流以及风向变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有关。
日落之后,在没有其他光源的地方,蓝眼泪便登上舞台了。凌晨时分的体验感最佳,因为此时是整座岛屿的熟睡时刻,周遭静谧不已,只剩下海浪和心跳的声音。
但是!人生地不熟的,还是不要太大(zuo)胆(si)了,小心迷了路。建议大家结伴赏泪。
最适合追泪的地方
在平潭岛的东面一线,就是临着台湾海峡的海岸,都有可能看到蓝眼泪,北至猫头墘、长江澳风车田,南至大福湾。建议有心人关注一些专门直播平潭蓝眼泪的抖音号或公众号,这些账号通常会派人蹲点,及时告知观众和读者当天的蓝眼泪出现地点。
平潭岛观光巴士的路线图|平潭国际旅游岛
对了!一定要交代大家。去海边千万不!要!开!汽!车!不然保证各位堵得头晕目眩、膀胱肿胀。尽管平潭岛的环岛路平坦宽阔,然而从北港村起一路向北,至长江澳风车田处,都没有支线,不容易掉头。此外,往流水镇方向,一旦下到村子里,村里的路就更窄了,不仅给自己添堵,也给村民们添堵。
不如租辆小电驴,一路驰骋高歌随心所欲。
如何拍出好照片
如果是为了拍出满意的照片并分享给亲友,那手机是不大行的。建议各位带上专业的单反相机,架上三脚架,设置的时候适当增加曝光。先拍几张照片再根据效果调整参数,肯定能拍出理想的照片。
我手机(iPhone 8)拍出来的极限。|喵鱼酱
这是遗留在沙滩上的蓝眼泪。和我一同赏泪的路人竟然用手机(华为P30 Pro)拍出了星云的效果。|没有透露姓名的路人
其他注意事项
当你的双眼适应了黑暗,蓝眼泪的光就会愈发耀眼妩媚。赤脚踏入水中,用脚划水看波光粼粼,再抬腿看小生物附在腿上发出星星点点的光。踩在沙滩上,脚掌所及之处,荧光蔓延数公分,转瞬即逝。这个春天,去紧紧抓住这份浪漫吧!
日历娘有话说
大家好呀~这是一个小预告:物种日历即将进行品牌升级,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
未来的物种日历,不仅会保留热爱自然的核心价值观,还将增加环境保护、低碳生活、亲近自然、户外探索等板块;希望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能与大家一起从自身出发,呵护这颗生命星球。
我们做了一张小小的调研问卷,欢迎大家手指,让日历娘更了解你。
还有什么想对日历娘说的,也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作者:喵鱼酱
编辑:日历娘、小毛巾
本文来自物种日历,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