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手指头、脚趾头开始脱皮,医生说出了一种我从来没听过的疾病
2021年9月3日,女儿放学后有点低烧。作为一个俩娃妈,孩子从小到大没少发烧过,我自认为身经百战,于是根本没当回事,觉得过几天就好了。
没想到接下来的几天,女儿一直发烧,体温时高时低,其他接连出现的症状,也逐渐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
这是什么病?我之前没听说过
发烧到第四天的时候,女儿开始说手脚痒,感觉脚上好像有小泡泡,老想抓。第五天,我带着她去了家附近的妇幼保健院,做了血常规等检查,医生说除了有点贫血,女儿其他各项指标都正常,于是给开了些药,让回家多喝水、多休息。
当天下午,女儿还是说痒得厉害,我便挂了皮肤科网络门诊,给医生发图、发视频描述了症状,医生说可能是汗疱疹,让先抹几天药看看。我立马给女儿用了药,同时还用了止痒剂。然而到了晚上,女儿手指头、脚趾头的皮肤开始变得很硬。
第六天,她手指头、脚趾头开始脱皮,还说眼睛痒。我想会不会是过敏,便在第七天挂了变态反应科网络问诊,大夫一听我的描述,说发热、痒、脱皮,很像不完全性川崎病,让我们最好去医院排查下。
我当场就懵了,什么是川崎病,听都没听过。
发热第六天,女儿手脚开始脱皮。丨作者供图
我赶紧上网搜索川崎病,这是一种全身性的血管炎,症状和感冒很相似;发现得早可以完全恢复,但常有把川崎病当作感冒来治、造成难以挽回后果的病例;它最大的风险是并发症,主要影响心脏等等……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川崎病,在办公室里吓得坐立不安,哭了起来。同事们纷纷安慰我,让我赶紧带孩子去医院看,别自己吓自己。
当天晚上,女儿眼睛开始有点发红。我整晚都没睡,查看各种资料,越看越害怕。跟在外地的丈夫通话时,我们反复比对川崎病的各种症状,女儿的表现有的符合有的不符合。我心存一丝侥幸,也许不是呢,也许是医生过于谨慎了呢,也许就是普通感冒呢,也许等两天就退烧了呢?
但同时,我又十分害怕,担心会因为这几天自己一直拖着没带女儿去医院耽误了病情,万一给女儿造成了终生的影响,那我真是要疯了。一想到这儿,我就忍不住流泪。
9月10日零点抢号,心内科的号没有了,只抢到一个特需号,但已经很幸运了。
我站在医院大厅,腿脚开始发软
10日一大早,我先送老二去了托班,然后立刻带着女儿去了医院。在候诊的过程中,一位年龄稍长的阿姨悄悄跟我说:“姑娘,你衣服穿反了,是早上太着急担心孩子吧。”我低头一看,才发现T恤衫真的穿反了,赶紧去卫生间换了过来。
快到十一点,终于轮到了我们。医生问询了症状,怀疑是川崎病或者链球菌感染,建议我们住院以便进一步检查,但是医院病床很紧张,不知道哪天才能排到。医生还说如果是川崎病的话,就要尽快输上丙种球蛋白,如果医院没有床位,可以去旁边的私立医院,就是走不了医保。
见此情景,我一边通知孩子爸赶紧飞回北京管老二,一边拖着女儿、拿着住院单连滚带爬跑去问床位。
特需病房三天内都排不到床位,我说孩子必须尽快住院,问能不能先给我们安排床位,但登记住院处的医生也爱莫能助。
我站在医院大厅,腿脚开始发软。没有床位怎么办?再等几天,万一女儿更严重了怎么办?不行!我等不起这个床位,我今天必须让女儿住上院!
我掏出手机,有点颤抖地打开挂号程序,想去另一家医院碰碰运气。如果仍没有床位,我再折回来去私立医院住院,花钱不怕,只要女儿没事,花再多的钱我也愿意。
心内科没号了,但挂上了风湿免疫科的号,我赶紧带着孩子打车过去。但风湿免疫科大夫说免疫科也没有床位。孩子爸爸觉得女儿状态还不错,可以等等床位。但我无法再等下去了。
“已经这么多天了,女儿病情不能耽误,万一是川崎病呢,我一定要尽快给她确诊、尽快输上丙种球蛋白!”我在电话里冲孩子爸爸大吼。
我不死心,带着女儿去了隔壁心内科求医生加号。非常幸运,医生一看症状,赶紧开单子收我们住院。终于啊!
女儿一口气输了17瓶丙种球蛋白
为了确诊,女儿住院后要做一系列检查,心脏彩超尤其重要,要看病情有没有影响到心脏,如果有,后续治疗会非常麻烦;并且如果确诊是川崎病,要迅速输入丙种球蛋白。面对各种抽血、扎针、输液,女儿懵了,开始哭。
第二天早上,医生团队来查房,告诉我们孩子确诊了川崎病,但万幸她心脏目前还没有出现问题。接着,我接到了人生第一份《病重病人通知书》。
女儿的《病重病人通知书》丨作者供图
确诊后,医生立马给她用上了丙种球蛋白。按照女儿的体重计算,需要连输17瓶,耗时25个小时。同时还需要口服阿司匹林、输注一些保护性质的药物。
满满当当的丙种球蛋白瓶子丨作者供图
历时25个小时,在输完丙种球蛋白后,女儿退烧了,我松了口气,这场战斗我们暂时胜利了。
这一天,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艰难的一天。在敲下这些字时,我的眼泪又忍不住夺眶而出。
住院期间,可怜的女儿每天要输液、抽血、做各种她觉得奇怪的检查,因此她扎针哭、抽血哭、吃药哭……我精疲力尽。我跟女儿解释过治疗的重要性,所以她尽管害怕、疑惑、难受,但都尽力配合,比我想象中勇敢很多。
女儿脚趾脱下的皮肤丨作者供图
9月13日晚,输完丙种球蛋白后的第二天,已经退烧的女儿又开始发烧,还开始咳嗽。夜班医生给开了一些化验,还说有一部分孩子输一次丙种球蛋白无用,还得输第二次,如果再没用就得上激素。
我一直提心吊胆到第二天早上,医生查房时分析了女儿的化验结果,认为问题不大,给开了点对症的药。忐忑不安中度过了一整天,女儿的体温慢慢降了下来。
又过了一天,医生说女儿暂时没问题了,可以选择继续住院观察也可以回家吃药。
9月16日是女儿的生日,她的愿望就是回家过,于是我们选择了出院。就这样,我们在女儿生日当天办了出院。没来得及准备生日蛋糕,我只能问她最想吃什么。作为土豆忠实爱好者,女儿说:“妈妈,你给炒盘土豆丝,多放点肉沫就行。”
看着她吃完了一整盘肉沫土豆丝,我想,平安健康顺利出院,就是女儿最好的五岁生日礼物吧。
出院后,女儿手脚头、脚趾头处的皮肤还有指/趾甲又开始脱落,之后又慢慢长出了新的皮肤和指/趾甲。
脱皮的手丨作者供图
除了遵医嘱吃药,我们也按照出院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半年、1年、2年、3年、4年、5年的频率进行着漫长的复查。目前为止,川崎病没有给女儿的身体带来太大的问题。
女儿的出院诊断书丨作者供图
回想这一段经历,我后怕不已,同时也吸取教训,面对小孩发烧,真不能盲目自信。
女儿出院后我才知道,原来身边好几个朋友的孩子都得过川崎病,所以它或许并不罕见。如果小孩出现了诸如持续发烧、起疹子、痒、脱皮、眼睛充血、口腔异常之类的症状,家长还是要警惕川崎病的发生,一定要赶紧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医生点评
张翠芳 | 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儿科 主治医师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1967年由日本医生川崎富作首次报道,也因此得名。它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18~24个月龄为发病高峰,但整个儿童期都可发病。流行病学显示,KD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应当引起重视。
KD病因复杂,被认为是遗传、感染、免疫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目前没有明确定论。
在最新的完全性KD诊断标准中,患儿发热并具有以下5个临床特征中的4个即可诊断:1.双眼球结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2.口唇及口腔的变化,口唇干红,草莓舌,口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3.皮疹,包括单独出现的卡疤红肿(卡介苗接种处红斑);4.四肢末梢改变,急性期手足发红、肿胀,恢复期甲周脱皮;5.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
川崎病的临床特征:a.球结膜充血;b.口腔改变;c.皮疹;d.卡介苗接种处红斑;e.四肢末端红肿;f.指端/趾端脱屑;g.颈部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h.心脏冠状动脉动脉瘤。丨参考资料2
另外,不完全性KD是指不完全符合诊断标准,发热≥5天,但主要临床特征不足4项。其症状较为隐匿,因此确诊及治疗均较完全性KD稍晚,多数不完全性KD患儿在发病初期可被怀疑是麻疹、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其他疾病,并在出现指(趾)端有膜状脱屑或者心脏彩超明确有冠状动脉病变后得以确诊。
KD的特征是症状通常不会在单一时间点全部出现,因此极少会在发热3天内确定诊断。有些症状也会在数天内消退,因此需详细询问先前的症状体征以帮助诊断。
KD系自限性疾病,大多预后良好。不过KD可发生严重的心血管病变,包括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形成等。患儿发病后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会升高,严重者可致残、致死。因此临床上应尽早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了解患者心脏状况。
在确诊后,急性期应立即开始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治疗。针对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应答的患儿,可采用第二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或糖皮质激素治疗。
如有小孩出现持续5天以上高热不退,抗生素治疗无效,应警惕该病。家长应积极咨询临床大夫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患儿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早日摆脱疾病困扰。同时家长应树立积极心态,正确认识本病,并发症发生并非必然,多数患儿住院正规治疗能痊愈。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风湿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川崎病诊断和急性期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22,60(1):6-13.DOI:10.3760/cma.j.cn112140-20211018-00879.
[2]Kobayashi, Tohru et al. “Revision of diagnostic guidelines for Kawasaki disease (6th revised edition).” Pediatrics international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Japan Pediatric Society vol. 62,10 (2020): 1135-1138. doi:10.1111/ped.14326
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作者:豆妈
编辑:小艾、黎小球
这里是果壳病人,专注讲述健康故事。
如果你有得病、看病的体验要分享,或者想讲讲自己经历的健康相关趣事,欢迎投稿至health@guokr.com
本文来自果壳病人(ID:health_guokr),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health@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