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鱼不能说话,每步都像走在刀尖上”,安徒生的灵感来自我这个病吧?
今年7月份,我带二宝去社区医院进行1岁体检。最近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少了,社区医院的孩子和家长们,几乎都是自由呼吸的状态。二宝身高体重都在合理范围内,只是出牙晚,吃饭不好,有些贫血。社区大夫告诉我,可以到大医院开点铁剂补铁。
一家人急忙赶到附近的一所三级医院儿科,目测这里戴口罩的孩子也不超过一半,大人就更少了。临近中午,短暂候诊后我们见到医生,开了药。
蹚水回来体温38.5℃
又是幼儿急疹?
三天后是周末,我们带俩孩子去了心心念念的嬉水乐园。乐园里接踵摩肩,一群人在造浪池狂欢泼水吵嚷,气氛热闹到了顶点。二宝有点怕水,转了几圈漂流,蹚了蹚水后困意袭来,趴在我身上吃了几口奶就睡了。晚上大宝尽兴归来,想起老师要求录唱儿歌视频,于是忍住困意唱录到了11点才睡下。
夜里我习惯性地摸了摸身边的二宝,一连几次,好像她都有点发烧。我实在是太累了,就没有给她测体温。
第二天周一,早上大宝去上幼儿园,二宝还在睡,已经远远过了她平时起床时间。我给二宝测体温38.5℃,精神还好,吃奶也ok。
我想起来大宝一岁左右也发过一次烧,三天后体温正常,出了皮疹,可能是幼儿急疹。经历过一次这种情况,我找出一瓶布洛芬混悬液,坐等二宝体温升高时喂药,希望也能热退发疹。
哭起来跟以前不一样
总是用力闭着嘴巴、呜呜嗯嗯的
然而二宝吃了退烧药,体温还是保持在38℃~39℃,而且精神萎靡,强烈地抗拒吃饭喝水,吃奶也犹犹豫豫,动不动就大哭一场。
晚上,二宝体温一路高歌上升到了39℃,我用喂药器强行灌了退烧药,她立刻哭出了被灌辣椒水的架势。再后来,她几乎是用力闭着嘴巴哭,呜呜嗯嗯的,哭声隐忍又绝望。
她这种独特的哭泣方式,终于让我意识到,她的口腔或咽喉似乎有问题。好在这次服药之后,她体温降下来,哭累了终于睡觉了,夜里体温没有再上升,但是她的小腿和屁股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小红疹。到天亮的时候,她脸上也出现了红疹。
周二,二宝没有再发热,但仍不吃不喝、闭着嘴巴呜呜哭,一整天我都是连哄带骗地让她吃奶,至于吃饭、喝水、吃铁剂,那已经不重要了。
大宝也发烧了
这种病一定传染性很强!
我挂了周三的儿科号,带二宝在医院排队的时候接到了幼儿园电话,说大宝发热39℃,需要领回家……
我带大宝往医院赶的时候,她已经烧得迷迷糊糊。这一定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
有经验的儿科医生见到两个萎靡的孩子,看了看她们的喉咙,看了看手脚和皮疹,立刻给出了手足口病的诊断。
原来是严重的咽痛让二宝闭嘴哭和拒食!
“不能说话,每步都像走在刀尖上”
美人鱼的灵感来自手足口病?
疑团解开,另一个故事却刚刚开始。
确定两个孩子没大问题之后,老母亲一放松立刻被疾病打倒了:我出现了严重的咽痛!那种疼完全不逊于新冠时代的“刀片嗓”,每次吞口水都像是吞海胆或者吞刀片,让我对进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我的体温,也悄悄升到了37.4℃。接着,头痛袭来,好像脑子里面有一只老鼠,窜得呼呼地疼,肩关节和膝关节闷胀难受。平时体温36.2℃的我被这个体温烧到死机,浑浑噩噩地睡了一下午。
这天夜里,二宝还是不吃饭,但开始吃奶了,大宝凌晨2点之后也终于没有再烧起来。
周四早上,大宝和我都不再发烧,但是手脚以及口腔出现了若隐若现的红点,逐渐扩大,形成水泡。水泡逐渐长大,凸出来,充满液体,静止的时候是一种酸胀感,一旦和物体接触有一点压力,酸胀感会迅速变成刺痛感,手脚上似乎沾满了小针尖,每一根针都深深地刺入皮肤。最疼的还是嗓子,只有雪糕和冰水才能暂时缓解疼痛,稍微带点温度的食物或是有颗粒感的食物都会像粗糙的砂砾难以下咽。
我的手和脚 | 作者供图
周五,手脚的红疹范围逐渐扩大、融合成片,水泡张力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疼。我学着医生的样子看大宝的口腔,咽部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黄白色溃疡。对着镜子看,我的咽部同样满目疮痍。
大宝的咽部 | 作者供图
水泡很多很密集的时候,握拳都能感觉到强烈的疼痛。走路就更成为奢望,每走一步都像是在刀尖上行走,那种疼痛难以描述,以至于让我联想到安徒生给小美人鱼的“酷刑”——“她不能说话,每一步都像走在刀尖上”,这灵感应该是来源于手足口病吧?
通常可以自愈
我们等着痊愈就好
当吞咽和行走都疼痛难忍的时候,我梳理了我们的传染链。
我推测,最初的病毒应该来源于二宝周岁体检那一天,在社区医院和儿科,没有有效的呼吸道防护,让二宝接触到病毒。嬉水乐园的玩耍和二宝发病时间过于接近,不符合潜伏期,但是玩耍的疲惫让她更易感(手足口病潜伏期通常3~5天)。大宝虽然打过手足口疫苗,还是被传染了,应该也与玩耍劳累和熬夜相关。至于我们三人之间具体谁传染的谁,就不好说了。
虽然我们还在经受咽痛和手脚疼痛的折磨,但这已经不影响我们的心情了。手足口病通常可以自愈,我们只要等着痊愈就好了。
另一个TA也有类似的经历,请点击这里了解TA的故事和医生点评。
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作者:蔷薇花开
编辑:卢盼、代天医
题图来源:Midjourney
这里是果壳病人,专注讲述健康故事。
如果你有得病、看病的体验要分享,或者想讲讲自己经历的健康相关趣事,欢迎投稿至health@guokr.com
本文来自果壳病人(ID:health_guokr),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health@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