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中餐习惯重盐?那你是没去过萨尔兹堡!
当我在萨尔茨堡喝下第一口热汤后,立马被咸到猛灌矿泉水,满腔朝圣莫扎特故乡的热忱一下子变得冰凉,十分适配傍晚突然凛冽起来的风。
我内心os疯狂涌出:总不能因为萨尔茨堡(Salzburg)叫作盐之城堡,不缺盐就使劲往菜里倒吧!
萨尔兹堡丨flickr / Jorge Franganillo
01
萨尔兹堡
/ 盐堡 /
大多数人知道萨尔茨堡可能因为它是大名鼎鼎音乐家莫扎特的故乡,但其实人家在好几百年之前就因为盛产“白色黄金”——盐而十分有名,在欧洲独占一席,甚至以这白色黄金来为城市命名。
城堡里的中文说明丨拍摄 作者
02
从国菜到熟食
/ 都!好!咸! /
来到萨尔兹堡,总要尝尝当地的特色,于是我选了一家始建于1863年的百年老店。
首先上来的一道汤叫作“祖母的汤”,虽然菜单上写了所有的原料,但端上来还是与我的想象大相径庭,就是特别稀的土豆糊糊加了些豇豆末,上面飘了一层香料叶。我带着试探的心情小心尝了一口,就被咸懵了……
超咸的祖母汤丨拍摄 作者
旁边桌的当地大叔看到我被咸到了的鬼脸,就跟我解释:“你知道萨尔茨堡历史上以盐立城嘛,所以居民做饭就不会吝啬放盐,我们也习惯了呢。”服务员大叔也说不好意思我们这就是偏咸一点欸。
虽然我表达了菜的味道还可以,但还是有点不适应,希望后面的菜可以少放点盐。大概小半小时后,端上来了我点的国菜“奥地利肉丸”。我以为后厨真的为我定做了才这么慢,结果,肉丸仍旧好咸,土豆泥和肉汤也好咸,甚至炸洋葱碎也是很咸……我猜要么是当地人和游客光顾颇多,可能他们一次性做了好多没法减盐;要么这就是私人定制的减盐版,但依旧很咸。
奥地利肉丸丨拍摄 作者
萨尔茨堡有个很有名的农民集市,每周四早上5点到下午1点,本地和周边的商人和农民聚集在圣安德鲁教堂前的广场,售卖各种农副产品。
集市大致分为生鲜区、副食区、蔬菜区、鲜花区和工艺品区。副食区主要卖各种肉肠、奶酪、酱、腌菜和面包,有的摊位会一并售卖小吃,好多人站在摊位上吃烤鸡或夹着肉肠的汉堡,就着寒风再喝点家酿啤酒,十分地惬意。
集市一角丨yelp.com
集市基本只收取现金,只带了张卡的我只能垂涎三尺并望而却步。不过可能因为我是全集市唯一非白人面孔,好几个摊主热情地请我试吃。我试了熏肉肠、奶酪、还有没听清是什么菜做成的酱,不出意外果然很咸。但其实也可以理解,这些食物都是为了能长期保存嘛!
集市里的香肠丨yelp.com
03
好消息
/ 也有不那么咸的 /
我一度以为萨尔茨堡的菜品就都这么咸了,没想到后来在另一家有几百年历史的老店里,吃到了一点儿也不咸的炸猪排。
这家店的炸猪排是主菜里面的招牌菜,谷歌点评、小红书甚至大众点评里的国内外食客都推荐了。为了避免踩雷我当然很听劝呀,然而就真的踩雷了。猪排是捶得特别薄的一层,挂了薄薄一层面糊来炸。面糊因为薄而显得脆,但肉就因为薄而显得有点柴。大概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肉终于不咸了,却也寡淡无味,甚至有点腥。店家给的标准蘸料除了新鲜柠檬外,还有蓝莓酱!甜口果酱搭配炸肉着实让我有点震惊。
炸猪排丨拍摄 作者
我还吃了这家店的招牌莓果派,这次真的是招牌了!端上来大大一盘还是温热的,白酱柔和、果酱酸甜、派皮湿润、奶油蓬松,一勺下去把我的情绪都抚平了,多日来饱受摧残的胃都被安慰得妥妥贴贴。我看了一下别人发的照片,发现这道甜点有好几个样式,大概大厨们也是在不断地更新和进步吧!
莓果派丨拍摄 作者
我在市集上眼馋很久的家酿啤酒也喝到了,泡沫细腻而丰富,一口下去极苦但不涩。可惜当时没有好的下酒菜,我猜这样厚重口味的啤酒,应该配这些特别咸的各式肉肠。
家酿啤酒丨拍摄 作者
我后来注意到,萨尔茨堡的菜单都会在每一道菜后面用字母来表明食物中含有的可能致敏原料,并在菜单末尾附上长长的一大段说明,连会议的茶歇菜单也不例外。这超长的敏感源列表几乎快把26个字母用完了。一方面觉得当地政府对公共健康好重视,另一方面又觉得外国人真的好容易过敏呀。
敏感源字母说明丨拍摄 作者
独行的旅程有个缺点就是没法在料理上实现多样性,不过这次短短的旅程也是打卡了攻略中必去的店。也许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以及新鲜事物获取的便利性的提升,萨尔茨堡的超咸菜品也会越来越少吧。但至少现在,这超咸的菜品给我带来了莫扎特和大城堡以外的深刻印象。
想起国内一句形容菜咸的老话儿:打死卖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