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普茶又又又火了,它每火一次都会有个新名字——上回是恐怖茶,上上次是红茶菌。中间还在欧美大火一把,很多明星人手一瓶,在海外收获了Kombucha的英文名,没想到现在又火回国内了。
虽然马甲换了好几次,但其实都是同一个东西。
屈臣氏、盒马、山姆的康普茶 | 图片来自小红书@小甜恩惠
盒马、山姆、屈臣氏等品牌都出了瓶装康普茶饮料,社交平台上也有很多人分享自己做康普茶的经验,甚至连有的咖啡店都在菜单里加入了康普茶。而康普茶火起来,和健康、养生、低卡、抗炎等传说中的功效脱不了干系,简直正戳中产们的心窝。一个发酵出来的饮品而已,到底是不是“智商税”?康普茶的制作离不开发酵,基液是带糖的茶水,菌种是由醋酸杆菌和酵母菌为主的众多菌共生体。它的外表像一块肥肉,发酵完成之后,茶水倒出来,菌群可以持续使用。它还会越长越大,能分成小块后扩大再生产。康普茶既有茶的清香,又有酸甜的味道,再加上带气泡,还含有微量酒精,难怪很多人喝起来很上头。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很多化学反应。首先,气泡来自酵母菌。酵母菌吃掉红茶液里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有些工厂在生产康普茶时,还会额外再“充气”一次,让它更像碳酸饮料,增加爽口感。然后,酸甜感来自醋酸杆菌的反应,它能使糖类和酒精氧化成醋酸等产物。在发酵产生3天后,康普茶的pH值和酸度就趋于稳定。最后,儿茶素和咖啡因在发酵过程中会持续下降,这大概也是康普茶虽用浓茶为基底来制作,但却很少能喝到茶叶“涩口”感的原因。现在的康普茶,还会通过用不同的茶底,或是加入一些其他食材(水果、玫瑰花、迷迭香等),让康普茶的风味更加丰富多样。据不完全考证,康普茶应该起源于环渤海地区,第一块菌群是怎么来的,现在已经无人知晓。但在人们成功解析了菌群的主要成分之后,复刻它就变得很简单了。七八十年代,那会康普茶在国内被叫做红茶菌或者“胃宝”,曾风靡过大街小巷,几乎人人家里都有这么一块菌。你可以转发到家人群,问一下家里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七大姑八大姨,看看他们当年“养”过红茶菌没。虽然菌群里主要成分差不多,但共生的还有很多其他菌,所以可能每家做出来的康普茶都会有微微不同。菌群在有些地区还被称为“醋蛾子”,可以拿来拌凉菜吃。当时康普茶被疯传有“助消化、治胃病、调节血压、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功效(其实并没有哈!!!),后来因为在家自制非常容易造成杂菌感染,对身体反倒起了反作用,所以一度衰落。到了十几年前,红茶菌在欧美以kombucha的名字再次出道,被网红带得大流行,吹捧有“减肥排毒、增加精力、让皮肤细腻等美容功效”(其实也没有!!!)。嗐,看来不管在哪,人类的追求和弱点都是一样的。因为家庭自制没有工厂的高温处理和杀菌设备,很容易有霉菌等其他杂菌感染,非常容易做出污染和有毒的饮料,还容易长蛆——你爱喝的,虫子也爱喝。
而工厂制作的瓶装饮料,基本杜绝了杂菌感染,在安全和卫生上相对更有保障。但为了保持味道稳定,大多工厂可能使用的是“少量康普茶原液加水及其它勾兑法”,和康普茶原液的浓度有挺大差别。目前大部分瓶装康普茶的生产过程都是:先制作康普茶原液,然后再加入其他用于调味的配料(如果汁、白砂糖等),有些还会额外加入二氧化碳增加气泡感,最后灌装而成。这类康普茶饮料,前两位通常是水和白砂糖,含有的康普茶原液很少,基本都是稀释调味饮料。比如,盒马的康普茶原液添加量是≥65g/kg,这一瓶330ml,里面大概只有21克康普茶原液。截图来自盒马
所以,咱们也就当一个含糖饮料来喝就行,而且我个人觉得从味道上来说的话,其实还挺好喝的。盒马出的康普茶饮料我就回购了好几次(不是广告哈),人家自己瓶身上也说了,就是“果汁茶饮料”。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瓶装康普茶饮料,要怎么挑选呢?可以参考以下这3步。但首先要声明一点:瓶装康普茶饮料基本都是含糖饮料,要注意控制糖摄入,不要日常狂吨吨吨哈。
如果配料表里有康普茶原液制作的成分(茶、各种菌、白砂糖),或者直接写的“康普茶原液”,那么就是真的含有康普茶,虽然大概率含量很低。虽然都加了糖,但白砂糖还是比果葡糖浆好一点,果葡糖浆这种容易提高各种疾病风险的成分,能避免还是尽量避免。如果配料表里是“柠檬酸、苹果酸、三氯蔗糖”等常见食品添加剂,那么可能喝起来会有一股“工业假甜”。如果使用的是“柚子汁、梨汁、苹果汁、生姜”这种原材料类,会更清爽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