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 网上广泛流传着无毛鸡、六翅鸡、六腿鸡的视频和照片,据称这是商家为了降低成本而用激素等手段催生出的怪物。
真相: 此流言影响甚广,单从果壳问答上被提问的次数就可见一斑。各种版本绘声绘色的描述加上逼真的图片和视频,将大众,尤其是本来就对洋快餐心存芥蒂的人,吓的不轻。人们纷纷痛斥这种奸商行为、商家道德沦丧。殊不知,商家这次真是比窦娥还冤。
无毛鸡?这个可以有
真有无毛鸡吗?是的,并且早在10年前就有了。网上流传着无毛鸡养殖场的视频一点也不奇怪。这种不太漂亮的家禽其实是杂交的产物。以色列科学家Avigdor Cahaner[1],“无毛鸡之父”,将一种天生脖子上没毛的鸡与一种普通肉鸡杂交,得到了这个生长迅速、脂肪含量低的品种[2][3]。
多翅多腿的怪鸡?
比起无毛鸡,这个多翅多腿鸡可就毛骨悚然的多了,整个像怪物一样,哪里还是鸡!不过,长几个翅膀几条腿,可不是商家说了算的。

基因突变?
生物体的身体结构是由基因决定的。DNA就像一个建造项目的总工程师,清楚的知道生物体的每个细节并且严格的指挥着整个建造过程。 在生物体的一生中,DNA和染色体都可能发生突变,程度不严重的会被修复,程度严重的会造成生物体的病变畸形,甚至死亡。像肢体数目形态这样重大的改变,牵扯到的突变一定多且严重,这个个体基本没有希望破壳出世,就在胚胎发育早期胎死“蛋”中了。即便存活,这个特性是否能稳定遗传形成规模养殖也是个很大的难题。
同理,人为改造基因也面临一样的问题。一来短期之内的基因巨变将使个体无法存活。二是以现在的技术,做不到这么精确完美的定点改造。如果有人真的成功创造了多个翅膀多条腿的个体,还让这种特征稳定遗传形成养殖规模……如此重大的研究成果早就轰动整个科学界了,怎会落得在网上被人骂奸商的下场。
胚胎期移植?
如果硬要找到一种可能性,从胚胎早期移植入手,理论上不是不可能。胚胎发育到3天左右时,小鸡的分化就开始有了雏形,萌生出翼芽、腿芽(即未来的翅膀和腿),头部也基本显现出来。[5] 这时是移植的好时机:太早,看不出雏形,无法针对性的移植想要的部位;太迟,四肢的内部结构包括骨骼神经等系统已经逐渐成形,移植就困难的多了。
不过,即使把握好了时机,技术与取材上的难点依旧摆在面前。
3天时的鸡胚胎仅仅约8mm长,翼芽与腿芽则只有1mm长1mm宽。芽体很小,却包含保证翅腿正常发育的重要部位(芽端的顶端表皮嵴和芽下部的极化活性区),有一点缺损都可能导致畸形。[5] 这样一个精密的“移植手术”确实在理论上提供了可能性,但将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且实际操作中会遇到更多问题,比如移植部位的内骨骼连接、神经连接等等。
想要取得移植用的翅腿也是件麻烦事。较理想的方法是诱导胚胎干细胞,这种细胞是处于原始状态没有分化成特异组织器官的细胞,它意味着适当条件诱导之后的众多可能性,全能的特点让它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自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干细胞在预防治疗疾病、器官移植等方面的研究,不过到目前为止这项技术还达不到克隆整个器官或部位(比如翅膀)再植入个体的水平,而是以细胞移植为主要手段[6],并且仍不成熟。
综上可见,现在的技术水平其实很难造出多翅多腿鸡这样的个体。而这些大大提高成本还无法保证成功的方法,相信注重效益的商家是不会采用的。
人耳鼠——一点题外话
很多网友在看到多翅多腿鸡的流言后提到了这只著名的老鼠——背上长着一只人耳的人耳鼠,想知道它与多翅多腿鸡的实现是否有技术上的关联。事实上,人耳鼠并不是胚胎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产物,而是小牛软骨细胞在模型中长成人耳的形状。这只“耳”并不具备耳的功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耳朵。[7]
相比结构相对简单的外耳,翅膀和腿的构造更加复杂,涉及骨骼肌肉等多种组织,假如真用这种方式制造多翅多腿,很容易被辨认出是假的不说,口感上的巨大差异也无法让消费者满意。
其实,凡是对目前的生物研究有一定了解的人,都会觉得这个谣言太滑稽,编造的人异想天开到罔顾事实的程度。即使对生物知识知之甚少,细心分辨也能发现,这些多翅多腿鸡图片,多出的部位形状基本是一模一样的,ps痕迹明显。除了这些ps的图片,再无更多证据证明这种鸡的存在,这个谣言的可信度可见是很低的。
结论:谣言破解。 无毛鸡确实存在。如果是达到食品卫生标准的无毛鸡,与其他鸡肉一样安全,都可放心食用。而多翅多腿鸡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以现在的技术水平还难以打造出这样的生物,更不用说大规模养殖并用作快餐原料了。
参考资料:
[1] | CAHANER, AVIGDOR; 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n |
[2] | N Deeb and A Cahaner, The effects of naked neck genotypes,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feeding statu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on body temperature and performance of broilers. Poultry Science, Vol 78, Issue 10, 1341-1346. |
[3] | Y Azoulay, S Druyan, L Yadgary, Y Hadad and A Cahaner, The viability and performance under hot conditions of featherless broilers versus fully feathered broilers. Poult Sci 2011. 90:19-29. |
[4] | Featherless chicken creates a flap |
[5] | (1, 2) >, Lewis Wolpert, Chapter 2: 2-2 Birds: the Chicken; Chapter 10: 10-2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ck Limb |
[6] | Kristina Hug and Göran Hermerén, > Part I: Translational Stem Cell Research: What is Possible Today and What Still Remains to be Achieved? |
[7] | Cao, Yilin M.D., Ph.D.; Vacanti, Joseph P. M.D.; Paige, Keith T. M.D.; Upton, Joseph M.D.; Vacanti, Charles A. M.D., Transplantation of Chondrocytes Utilizing a Polymer-Cell Construct to Produce Tissue-Engineered Cartilage in the Shape of a Human Ear, Plastic & Reconstructive Surgery:August 1997 - Volume 100 - Issue 2 - pp 297-302 |
关于这个流言的更多讨论,请见流言百科条目《快餐店为了降低成本培育无毛鸡和多翅多腿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