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货研究所
1649
需用时 03:17
安徽料理,杭州最正宗

安徽料理,杭州最正宗

猪妮可 吃货研究所

提到安徽料理,许多人会立刻想到臭鳜鱼和淮南牛肉汤这两道经典菜品。
 
然而在杭州,安徽料理有另一层意思,最开始是安徽人做的料理,慢慢地,“安徽料理”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包括安徽人在内的外地人都在助推它成为杭州的“流动地标”。

在杭州的街头巷尾,尤其是在夜晚,总能找到那么几家亮着几盏灯的安徽料理小吃摊或店铺。摊主们掂着大勺,熟练地翻炒着各种美食,“城市牛马”们一下班,闻着味儿就来了。

图丨小红书用户@伊汪汪(特种兵版)

这些安徽料理摊子上的菜品很简单,大致分为三类:炒饭炒粉炒面炒饼、卤味和砂锅。虽然看上去都很简单,但每一道菜品都能成为压死馋虫的最后一根稻草。


01
 爆炒碳水 

糖油混合物总是能让人欲罢不能。

安徽料理中的饭、粉、饼、面、馍是餐车上的“碳水主角”。炒饭的每一粒米都裹上了特制的酱料,香味浓郁。

炒饼中新鲜的圆白菜、豆芽在根根饼丝中翻滚,小麦粉经过揉饧烙制,外酥内软,散发着淡淡的麦香。炒后的饼丝芯都吸收进了浓郁的菜汁,咬合时蔬菜的脆爽和碳水香味让人上头。

炒粉又分为炒粉丝和炒河粉,粉丝在烈火中翻炒,软糯的同时多了一份焦脆的口感,河粉Q弹,根根分离,辣椒油的加入又成为了河粉的“油腻减速带”,开胃的同时还能缓解口中的腻味。

炒粉丨小红书用户@氶.

而以上这些爆炒快餐又因为配菜的丰富多了些吸引人的“筹码”:“我就为这口酸豆角,特意买了份炒面。”

有的摊位可以粉、面、饼、饭自助式选择其中几样,一起翻炒,再加上腊肠、大肠、鸡蛋、酸萝卜、酸豆角等零碎辅料,让配菜和“主角”在炒锅里充分混合,在口中嚼一嚼,仿佛时而置身清新的菜园,时而被炙热的太阳照耀,时而滑过凉爽的水潭,吃尽惊喜。


02
 百变卤味 

在深夜决赛中杀出重围,靠的就是这一满盆的卤味。

酥软的鸭腿、鸡腿、鸡爪、鸭头、鸭锁骨等日常卤味被安徽料理“收编”,每一种都色泽鲜亮,在灯光的照耀下更是馋的人两眼放光。

经过长时间的卤制,豆干、香肠以及鱼丸、鸡心等各种各样的串串,鲜嫩多汁,散发出淡淡的香料味。

卤串丨小红书用户@齊州九煙

不少安徽料理还开发了隐藏吃法,会吃的食客们要求把酥软的鸭腿肉、卤香干、卤香肠等卤味拆开,炒进米饭、面条里,这场“安徽omakase”的使命感就上来了,有它们在,任何城市牛马不会饿倒在高楼大厦门口。

图丨小红书用户@无名氏


03
 各种砂锅 

在这场贴秋膘和天气转凉的追逐游戏里,一锅热乎的砂锅总能扭转局面,让人类立于不败之地。

爽滑的粉丝、灌满汤汁的豆腐泡、酥软的肉丸子等食材在微辣滚烫的清汤中咕咕作响,牛肉、大肠、火腿等砂锅主角们供人们选择。

别看这石锅份量不大,汤底也算不上色泽浓郁,但简单的几勺味精、白胡椒粉、盐、糖、辣椒油混在一起搭配烫舌头的食材,此刻,没有任何一处的冷风能击败我,如果有,请告诉摊主,多麻多辣。

砂锅丨小红书用户@金金的干饭日记


04
 为何是安徽料理? 

“安徽料理”一词最早出自情景喜剧《都市男女》,里面做这行的多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多是安徽籍的外乡人,为了在杭州生存,支小吃摊把自己家乡的美食带到这里,获得经济来源的同时,也让许多外乡人在简单又美味的食材里找到心和胃的平衡点。

在杭州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里,当然不乏高端的美味。对于许多在杭州生活的网友来说,“安徽料理”虽然看上去很简单,甚至十分廉价,但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早已超出食物本身,更是一种夜宵文化。

安徽料理的摊子丨小红书用户@氶.

不论是一份炒面,还是一小盒卤味,或者一锅冒着热气的砂锅,它们都没有华丽的包装和复杂的工序,用返璞归真的形式温暖了无数在外游子的心,让人们暂时放下生存的压力,等待食物进肚,血糖升高带来快乐和满足。

而安徽料理这个符号,不仅仅是个美食符号,更是一种精神图腾。它不仅丰富了杭州的美食文化,更代表了向上的生命力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能在冷风袭来的时候给人勇气,能在生活把人锤倒的时候拉人一把,给人温暖和力量。


你吃过街边的安徽料理吗?



 你 可 能 感 兴 趣 的 

汗流浃背了!原来每个省都有自己的春节食物噩梦

144小时过境签,给歪果仁一点小小的中国美食震撼

“小面包就是要压扁了才好吃”,有多少人吃达利园必须压扁?!

“陕西人不准卖酸嘢!”,油泼辣子不是这么使的吧……


 关 注 所 长 
 不 再 错 过 好 文 章 
↙这么好吃,还不分享、点赞、在看

The End

发布于2025-01-03,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