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些添加剂以后不能再用了
2025年2月8日,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简称“新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将取代GB 2760-2014,这是时隔十年后,食品添加剂标准的一次重要升级。
图丨nhc.gov
这次修订不仅完善细化了食品的分类体系,剔除了部分不必要的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还对甜味剂的使用进行了更严格的规范,以提升食品的安全性和消费者的信任。
那么,为什么要调整这些规定?被剔除的添加剂和防腐剂到底是什么?新标准的实施将对我们消费者和市场上的食品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01
从允许到禁用
/ 这些添加剂为何被"清退"? /
这次新标准中,被删除的添加剂包括落葵红、酸枣色、密蒙黄、2,4-二氯苯氧乙酸、海萝胶、偶氮甲酰胺等。它们曾广泛用于烘焙、糖果、饮料、新鲜果蔬等食品中。
这些添加剂之所以被删除,主要是处于工艺必要性和安全性两方面考虑。
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提升,一些添加剂的功能已经被更优质、更安全的原料或工艺所取代,比如天然食品配方、改进的保鲜技术等。食品厂商完全可以在不影响食品质量的情况下减少或去除部分添加剂。
其次,大家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我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配料表简单、干净的食品。为了让食品更加透明和安全,新标准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化学添加物。通过精简配料表,不仅能让消费者更安心,也符合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
在购买前看看配料表和营养标签是个好习惯丨图虫创意
02
防腐剂大调整
/ 哪些该留?哪些被淘汰? /
罐头食品:高温灭菌,让防腐剂“下岗”
很多人好奇:“罐头不是密封的吗?为什么以前还要再多加一道防腐剂措施?” 其实,问题不在密封,而在灭菌方式。
过去,部分罐头采用低温杀菌,无法彻底消灭微生物,容易腐败变质,因此需要添加防腐剂(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来延长保质期。
但现在不同了。新标准明确要求,所有罐头食品必须经过高温灭菌+密封技术,彻底杀灭微生物。这样一来,就不再需要额外的防腐剂来“兜底”了。换句话说,真正的罐头食品,靠的是物理防腐,而不是化学防腐。消费者可以更放心地享受纯净的罐头食品,而食品企业也能减少不必要的添加剂使用。
罐头丨图虫创意
脱氢乙酸钠:为何成为“重点整治对象”?
在防腐剂调整中,脱氢乙酸钠无疑是最受关注的。它曾经是糕点、酱腌菜、鱼丸等食品中的常见防腐剂,但在新版标准中,其使用范围被大幅度缩小,甚至在部分食品类别中直接被剔除。(想看更多关于脱氢乙酸钠的内容,请戳这里。)
以后面包里不会再有脱氢乙酸钠了 | 图虫创意
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消费结构变化:烘焙食品消费激增,累积风险上升。
近年来,烘焙食品(如面包、糕点)消费量大幅增长,有行业数据显示,90%的消费者每周至少购买一次类似产品。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指出,当食品消费量增长时,必须重新评估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所以,为了规避风险,新标准在烘焙类食品里,禁用脱氢乙酸钠也算是情理之中。
二是现代食品工艺进步,防腐剂依赖降低。
现在食品行业的冷链运输、包装技术、防腐工艺已经大幅提升,更安全的防腐技术已经成熟,很多食品即使不添加脱氢乙酸钠,也能保证较长的货架期。
总之,这次针对脱氢乙酸钠的调整并非“一刀切”禁用,而是基于消费习惯、技术发展和食品安全评估,精准调整其适用范围,确保食品更健康、更安全,同时减少大家对防腐剂的误解和担忧。
03
甜味剂使用更严格
/ 提高配方透明度 /
随着“0糖、低卡”食品的流行,许多饮料、乳制品和烘焙食品开始使用甜味剂来代替传统糖分。新标准对甜味剂的使用做出了更严格的规范,以提高食品配方的透明度。
新标准对甜味剂的使用做了更细化的规定,要求企业明确甜味剂总量:以往,食品企业可以组合使用多种甜味剂,而新规规定不同甜味剂的总使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限值,避免企业利用“混搭”策略增加甜度。
图丨图虫创意
文章审核: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沙县小吃真的不是“沙县小吃”啦!
牛瘪火锅、虾酸火锅,还是你们贵州人吃火锅比较厉害
草莓是最脏的水果?1个步骤就让你的草莓洗了等于白洗!
一个阻止你变瘦的原因,很多人都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