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9
需用时 02:09
知音是怎样炼成的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峨峨兮若太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吕氏春秋·孝行览·本味》

常言道“千金易得,知音难求”。世人无不扼腕于高山流水的千年绝唱,同时更艳羡着伯牙子期的知音之缘。大概每个人都会同意音乐可以传递心意表达情感,但不只这样,英国剑桥大学的学者研究发现,对于音乐类型的偏好还可以预测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并且相同的音乐偏好可以使双方更容易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戴安娜•波尔(Diana Boer)等人通过研究,揭示了共同的音乐偏好使人们产生紧密联系的原因。

剑桥大学的研究者首先进行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让60名大学生通过网络与陌生人互动交流,30名与同性搭档,30名与异性搭档。同时将被试与搭档交流的内容进行统计记录。研究者将话题分为了7类:书籍、服饰、电影、音乐、电视秀、足球以及其他体育。在第一周,参与者谈论有关音乐话题的概率达到了58%,显著高于其他所有类别。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关于音乐的话题始终是搭档之间相互了解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后,研究者探寻了对于音乐的偏好与被试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要求被试完成一个人格测验,并且列举出自己最喜欢的10首歌,包括歌名歌手等信息。将每名被试所选择的歌曲刻制成盘,由8名评价者分别聆听并且对歌曲的选择者进行人格特质的评价。最后,对他评和自评数据进行比较,并与选择的音乐类型进行综合。结果显示,8名观察者对于相同对象的人格评价基本一致,并且与被试的自评数据显著相关。这说明了个人的音乐偏好可以准确地表达有关人格特点的信息。音乐偏好的这一特点可以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音乐看性格

既然音乐偏好可以表达人格特质,那么究竟怎样的人格属性会偏好哪种音乐类型呢?俄亥俄州立大学与多伦多大学的研究者研究了不同音乐类型与情绪体验以及个体差异的关系。结果表明,总体来说听众更喜欢可以唤起强烈的情感的音乐,尤其是引起快乐体验的音乐,而不喜欢诱发悲伤情绪的音乐。随和的人对于音乐的情绪体验普遍更加强烈。感情强烈、情绪波动大的人容易体验到强烈的悲伤情绪,而喜欢比较伤感的音乐类型往往意味着不太外向。

寻知音,交挚友

关于共同的音乐偏好使人产生社会联系的内在机制,有各种不同说法。这种相似-吸引的过程究竟是通过怎样的因素发挥作用的?是不是由个体知觉到人格特质的相同而引发了对彼此的好感呢?波尔等人刚刚发表的研究报告解答了这一问题。他们发现,发挥中介作用的并不是人格特质的相似性,而是由音乐偏好所表达的价值取向的相似性。并且,由于音乐是超越语言和文化的,共同的音乐偏好对于东西方被试产生的社会联系效应也是一致的。甚至有进化论学者认为,对于音乐的共同喜好是人类社会互动发展的最基本因素之一。

寻知音,交挚友。音乐,让你我更亲密!


参考文献:

1.Olivia Ladinig, Ohio State University; E. Glenn Schellenberg, University of Toronto; Liking Unfamiliar Music: Effects of Felt Emotion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July 18, 2011;

2.Diana Boer, Ronald Fischer, Micha Strack, Michael H. Bond, Eva Lo and Jason Lam; How Shared Preferences in Music Create Bonds Between People : Values as the Missing Link; Pers Soc Psychol Bull 2011 37: 1159;

3.Tomas Chamorro-Premuzic, Patrick Fagan and Adrian Furnham; Personality and Uses of Music as Predictors of Preferences for Music Consensually Classified as Happy, Sad, Complex, and Social;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2010, Vol. 4, No. 4, 205–213;

4.Peter J. Rentfrow and Samuel D. Gosling; Message in a Ballad : The Role of Music Preferences in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6 17: 236;

5.Peter J. Rentfrow, Lewis R. Goldberg; The Structure of Musical Preferences: A Five-Factor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1, Vol. 100, No. 6, 1139–1157;

6.Gunter Kreutz, Ulrich Ott, Daniel Teichmann, Patrick Osawa and Dieter Vaitl; Using music to induce emotions: Influences of musical preference and absorption; Psychology of Music 2008 36: 101 originally published online 12 November 2007;

7.Thomas Scha¨fer and Peter Sedlmeier; What Makes Us Like Music? Determinants of Music Preference;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2010, Vol. 4, No. 4, 223–234;


怎样加入心事鉴定组?

The End

发布于2011-09-19,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fishilc

marginal man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