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在地球大气层中检测到的一种可能有制冷效果的新分子,但是它是否能在解决全球变暖上扮演重要角色,还尚未可知。
研究人员说道,这种分子可以将污染物,如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转化成可以导致云雾形成的化合物,从而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形成一个防护罩。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8摄氏度,科学家认为21世纪的温升必须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以防止海平面升高和其他严重后果的出现。可惜防止温室效应的主流方法,如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效果都不够快。
在1月12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 论文 中,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大学和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使用一种比太阳光强1亿倍的强力光源,发现了一种名为Criegee biradicals的新化学分子。这种双自由基可以将二氧化硫氧化成硫酸,产生制冷效果。
1991年,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同时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硫。这些二氧化硫又形成了硫酸酸雾,酸雾使到达地球的太阳光减少了10%。在2年中,全球气温降低了0.5摄氏度。然而,由爆炸产生的高浓度二氧化硫排放会导致肺部疾病、酸雨和臭氧层的损耗。
双自由基并不是所谓"地球工程"的候选方案。植物会释放烯烃,形成双自由基,并最终变成硫酸。所以,实际上在生态系统中,通过产生有冷却效果的这类物质,能够降低温室效应的影响。
最能感受到这种冷却效果的地方需要有高浓度的烯烃和污染物,以便双自由基产生反应。因此最有可能产生冷却效果的地方应该是像香港和新加坡这样的城市。
本文编译自: | 《科学美国人》网站1月12日 |
---|---|
编译者: | 风之精灵王 |
原文: | 请看这里 |
(果壳环球科技观光团微博 http://t.sina.com.cn/guokrdige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