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轮子告别滑动摩擦,从滚木说起
看上去不起眼的轮子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发明。和很多有“参考”的人造工具不同,轮子这种工具原来并不存在于大自然的动物或植物身上。人类最早使用轮子可能和建造宏伟建筑,运送巨大石块有关。公元前27世纪,古埃及人开始修建金字塔。为了将长方体的石料运送到施工现场,奴隶们在路面或斜坡上铺设了圆木,石料在滚动圆木上向前运行,比直接在地面上向前拖动要省力,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在5000多年前就了解到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要小得多,这也是我们为何要发明轮子的初衷了。
轮子的逆袭——吃软怕硬的滚动摩擦
自从有了轮子,人类的技术史就像是进入了快车道。从最早的整体圆木车轮,到后来有轮辐的车轮,再到有金属材料包裹的近代车轮,轮子与地面接触的部分一直是硬邦邦的。颠簸的路况让人们根本没法考虑“舒适”问题,而拉车的牛马们也不会告诉人们那种车轮更加省力。直到19世纪末,汽车、自行车的发展和充气轮胎的广泛应用,才让人们真正享受到了轮子的乐趣。不过,烦恼却又随之而来:柔软的充气轮胎虽然能够减少颠簸,但气压不足时会让骑车人更加费力,或是让汽车更加费油,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滚动摩擦“吃软怕硬”。虽然轮子与地面的滚动摩擦远远小于滑动摩擦,但是,滚动摩擦的大小与接触面有关。滚动物体在接触面上滚动或有滚动的趋势时,物体和接触面都会发生形变(图1),从而产生的对滚动的阻碍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阻碍滚动的力矩。当接触表面产生形变,物体受重力作用而陷入支承面(图2),同时物体本身也受到压缩而变形,当物体向前滚动时,接触处前方的支承面隆起,而使支承面作用于物体的合弹力的作用点从最低点向前移。正是这个弹力,相对于物体的质心产生一个阻碍物体滚动的力矩(图3),这就是轮胎越“软”,车子越费力的原因。
用新材料反击滚动阻力
其实,人们很早就了解了滚动摩擦“吃软怕硬”的脾气,也想了很多硬办法来减少滚动摩擦,比如各种轨道上运行的火车、地铁、高铁,都是用坚硬的钢制轮子在钢轨上行驶。不过对于汽车来说,考虑到乘坐的舒适性、在中后对路面的压力等问题,硬质车轮显然是不行的,只能从减少轮胎与地面接触时的形变入手。轮胎厂商米其林在1992年成功推出绿色轮胎,将硅原料作为碳黑的部分替代物融入到轮胎胎面中,硅有助于在不降低轮胎抓地力(尤其是在湿滑路面上)和耐磨性的前提下,降低滚动阻力。这项技术能够降低了车辆行驶所需的能耗,这就是“米其林绿色轮胎”名称的由来,另外,轮胎硬度提高后,还可以减少反复变性而造成的发热问题,让轮胎寿命更长,正是一举两得。
除了选择一条硬度合适的轮胎,随时注意轮胎的气压也是很有必要的。合适的气压可以减小行驶时滚动阻力,降低油耗。现在很多汽车的轮胎内可以安装胎压监测传感器,让驾驶者可以随时通过行车电脑了解轮胎的气压等情况,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管你是喜爱骑行的自行车爱好者,还是纵横驰骋的驾驶者,你也许并没有在意你的轮子时时在和你作对。现在,选一条合适的轮胎,给它充上合适的气压,让轮子更“圆滑”,让你的出行更节能吧。
请 登录 后发表评论,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