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垃圾的诞生地
刚被喝完后,我身边还有很多“垃圾”兄弟,吃剩的鱼香肉丝、香蕉皮和半碗已经有点干瘪的剩饭。听说主人是一个细心且有公德心的垃圾分类爱好者,所以,我应该不会和淌着汤汁的“湿垃圾”呆在一起了。“人”以食为天,在大快朵颐之后,这些餐厨垃圾通常伴随着“汤汤水水”,放久了会产生污水和臭气,滋生病菌、蚊蝇,还容易导致疾病传播,不小心冲进下水管道,还容易造成堵塞……
当然,这些都将与我无关,因为“喝完吃尽的包装纸盒”——也就是我会和之前的易拉罐、啤酒瓶、饼干袋一起被归为“干垃圾”。哦,还有用完的被倒空的洗发水、沐浴液、牙膏的瓶瓶罐罐,都被一起放进一个专门收集可回收垃圾的纸袋中。“半碗干饭兄”也想趁乱混进来?对不起,再“干”你也是厨余垃圾“湿垃圾”,还是乖乖的在厨房的垃圾桶候命吧。 垃圾分类的第一步,关键就是在家区别垃圾的“干湿”。
社区,垃圾的集散地
当家里的存货足够多了,主人就领着大袋小袋的垃圾,让我们分别“出山”。走出家门其实是我们作为“有为垃圾”的新起点,在“垃圾分类新时代”,我们将从社区开始进入新岗位发挥“余热”。我最先见到的是可回收垃圾家族的新朋友——几本外表光鲜的过期杂志、几张朴素无华的旧报纸、装电脑的纸箱,还有几件破旧的衣服。
“见过世面”的报纸兄告诉我们:判断一个社区的垃圾分类系统是否完善,首先要看垃圾桶的安放是否合理。如垃圾分类自动化较高的日本,某些城市会把一只袜子和两只“没有穿破、左右脚搭配”的袜子分开来放,分别是“可燃物”和“旧衣料”。
中国目前还没有那么繁琐的分类要求,通常分为可回收、厨余、有害和其他。为了更好的控制垃圾的分类,一些试点社区在发放的垃圾袋上印了各家的门牌号,来一把垃圾“实名制”,督促社区居民将垃圾分类投放。2012年3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开始实施。今后,北京人民将逐渐开始“多扔垃圾多收费、分类垃圾少付费”的分类计价原则。
用不同的“桶”装不同的垃圾,就是垃圾分类的第二步,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
分拣中心,垃圾的分封地
每天到了特定的时刻,迎接我们的专车就会到来。厨余垃圾由环卫部门专车送往相关企业生产化肥或饲料,其他的垃圾经二次分拣,挑出混在其中的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玻璃、废旧衣物后,进行压缩、滤去水分、缩小体积,由环卫部门负责统一填埋或焚烧。
垃圾的分拣,是实现变废为宝的关键环节,这其中就包括把作为再生纸源料的我挑选出来。垃圾分拣站里,我和其他的可回收垃圾伙伴一起见证了这一过程。别以为被扔掉的都是“废物”,要知道26. 5万吨废钢可以建造36个埃菲尔铁塔,6000吨废铝可以生产74架波音747,28. 5万吨废纸等于人民银行1300万本卷宗用纸的30倍,120万吨玻璃可以建造254个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而我也绝对不是废物点心,而是正宗的“宝”,除了可以做成再生纸,我还可以变身塑木板材、铝粉、塑料粒子,绝对让人刮目相看。
末端处理,垃圾的转生地
分拣之后,可再生利用的垃圾进入再生流程,不可再生的垃圾们则面临着三种最终命运,填埋、堆肥、焚烧;目前,三种处理的比例分别为90%、8%、2%。
填埋是大量消纳城市生活垃圾的方法,费用低,方法简单,目前普遍采用。直接填埋法是将垃圾填入已预备好的坑中盖上压实,使其发生生物、物理、化学变化,分解有机物,达到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目的。
焚烧是将垃圾置于高温炉中,使其中可燃成分充分氧化的一种方法,产生的热量用于发电和供暖。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残灰约占焚烧前生物垃圾重量的5%,别以为这些“灰”就没用了,其中很多可以成为优质磷肥。
像我这样的牛奶饮料纸盒也许是“运气”最好的一类,可以完全再生利用,然后变身成纸板、椅子甚至工艺品。当然,我的幸运源自最初主人合理的分类。如果当初被混在剩饭剩菜或者其他垃圾中被扔了出来,很可能影响再生资源的利用效果,或者就干脆被埋在垃圾填埋场,被不幸地掩埋……
请 登录 后发表评论,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