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种日历
2164
需用时 04:19
狼狈为奸的狈原来是个想象中的小短腿?

“狈”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谜。我们基本可以肯定它不存在。维基百科中这一条的结论是错的。

狈,为中国传说的一种动物,犬属,为狼的近亲。由于狈的前腿特别短,所以走路时要爬在狼的身上。需要指出的是与狈搭档的狼并不是现实中的狼,而是后腿特别短的犬类。有见及此,狈和“狼”都没有独自生活的能力:一旦没有相互扶助,就不能行动。

“狈”这一种动物,是否真正存在仍是一个谜。现时的人们主要认为“狈”其实是被猎户所设的捕兽夹夹断前腿的狼,因为狼是群体生活的动物,不会遗弃自己的同伴,所以会让狈的一双短前腿放在自己背上以便一起行动。《本草纲目》引《食物本草》中谈到“狈”说:“狈足前短,能知食所在。狼足后短,负之而行,故曰狼狈。”

最早有关“狈”的记载是出自《酉阳杂俎·广动植》,但尽管如此,当时一直没有人成功把狈活捉。女作家杨绛的作品提到她有位任职地质勘探队的亲戚半夜在树林里曾被狼与狈攻击,他见到“两只狼架在一起”,接着“几头狼把那头架在上面的大狼架上石碾子”,亲眼看到了“狼狈为奸”。眼见情势危急,这位亲戚急中生智,脱下棉袄,用打火机点燃,“把燃烧着的棉袄扔在柴垛上”,柴垛起火燃烧。最后惊动村民出来救火,狼群见状逃跑,“只有石碾上的那头大狼没跑”,由于狈“两条前脚特短”,不能跑,被村民捉住,送进动物园。如杨文记载属实,河北动物园有只被活捉的狈。

有兴趣可以上下滑动看看维基百科上对于狈的解释。

狼狈之说,源于何方?

关于“狈”这种动物的传说,最早见于唐代。唐人段成式所编《酉阳杂俎·广动植之一·毛篇》记载:“或言狼、狈是两物,狈前足絶短,每行常驾两狼,失狼则不能动,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绝”是特别的意思。“驾”指骑。“乖”指不顺利、失败。“事乖”就是事情没办成。

小短腿出门全靠狼。图片:Philippe Clement / naturepl.com

这里说狈前腿太短了,所以只有骑着两条狼才能走动,不然就动不了,所以管事情失败叫“狼狈”。这个“狈”骑一条狼也就罢了,居然骑两条狼,看来狈的前腿虽然短,后腿还是挺长的,而且平衡性应该很不错。

这样的形容,脑中不禁浮现了尚格云顿为某品牌拍的视频……图片:Volvo Trucks

根据这段描述,如果在狈界设计个“嗷嗷打狼”、“快嗷专狼”一类的app,或许会很有市场。但是,在这条传说里,狈打到狼的话就可以走了,那么“狼狈”似乎应该是抢单成功,事情进展顺利的意思,以此解释表示不顺利“狼狈”的词源,逻辑上实在有些跳跃。

想象中的动物

《酉阳杂俎》可以算作博物学著作,但是同时更是一本志怪故事集,并不可以当作严肃的博物学记录来看。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吴刚伐桂的故事,最早也是被这本书一本正经地记录下来的。顺便说一句,中国古代绝大部分博物学著作,其实都像《酉阳杂俎》这样,属于志怪文学一类的东西。它们从艺术角度上看的话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但从科学角度上看则一般没多少价值

关于狼狈之说,也有人表示可能只是看错了嘛。(大误!)图片:Temaki / Wikipedia

这个故事在后世不断发酵,添加了许多新的元素。如宋人李祖尧引《博物典汇》说:“狼前二足长,后二足短;狈前二足短,后二足长。狼无狈不立,狈无狼不行。”可见《博物典汇》的作者应该真的没有见过狼。又如明人苏复之《金印记》中记载:“狼、狈,二兽名。狼足前短后长,狈足前长后短,相依相倚而行,失一则不能矣。”如果不考虑这种体位,单看这个原理,需要灵魂画手拯救了。

狈骑狼没有图片证据,狼骑羊倒是有一张。图片:WordPress.com

从古籍中那些脑洞大开的记录里我们可以看出,“狈”这种动物基本上从来没有单独出马过,它只有和“狼”搭档了才能跑出来。这就在暗示我们,“狈”这种想象中的动物之被想象,是和“狼狈”这个词密切相关的。事实上,狈正是为了解释“狼狈”这个词,而被脑补、发明出来的动物。毕竟大家都知道“狼”是什么,那么古人在猜测这个词的词源时,觉得与之“并列”的“狈”也应该是动物这一点看起来并没什么问题。

不是动物,而是连绵词

然而,今天的语言学学者已经知道,“狼狈”这个词并不是狼和狈的并列关系。事实上,“狼狈”和狼一点关系都没有,它其实是一个连绵词。连绵词是汉语中一种只包括一个语素的双音节词(当然它最初未必是双音节的,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这里就不展开了,反正现在读起来的话都是双音节的了)。

比如“葡萄”就是一个连绵词,如果有以汉语为母语的成年人问你“葡”是什么,或者“萄“是什么,你多半会觉得莫名其妙。再如“袈裟”是音译而来的连绵词,但是大概神通广大的孙长老也不知道“袈”和“裟”分别指什么。事实上,这些词合起来的意思,和它们具体每个音节的发音,以及记录这些发音的汉字,是没什么关系的

“狼狈”这个词同样是个连绵词。《说文解字》中给出的“狼狈”这个词最初的写法用到了一个生僻字,没办法打出来,请见下面这张图。

图片:《说文解字》,清陈昌治一篆一行本

除了这种写法以外,“狼狈”一词在早期还有“顂䟺”、“䠭䟺”、“狼䟺”等许多写法。这些写法都和“狈”没有任何关系,大部分同时还和“狼”没有关系。这样多种多样的写法暗示我们,“狼狈”本身就是个连绵词,与动物并无关系

图片:《集韵》,扬州使院刻本。

真实的小短腿是谁?

在唐代以后,虽然仍然有很多学者知道“狼狈”是个和动物没有关系的连绵词,但在民间,“狼狈”的传说却成了中国人的博物学常识。“狼狈”在唐代就产生了坏人勾结的意思,到了明代则更是发展出了一个叫“狼狈为奸”的成语。不过这些“狼狈”就已经跟汉代已有的,表示困难、失败或迅速的“狼狈”一词,没有半津巴布韦元关系了。

虽然狈并不存在,但是前腿比较短,而后腿比较长的动物却是真实存在过的然而,这种性状非常容易引起别的动物的嘲笑,容易造成心理疾病,这在演化上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这类动物早就不幸灭绝了,应该不是古人想象的“狈”的来源。

霸王龙:我听见有人说我坏话!图片: Fastfission~commonswiki

不过,读到这篇文章的中国恐龙学者们,如果你们将来发现了一种短手龙科(Tyrannosauridae)或者手超短龙科(Abelisauridae)的新物种,也不妨将其命名为狈龙哦。

想象中的动物成真啦!

我们把三种想象中的动物,做成了好看的小章!

胭脂飞蝠、圆木犰狳、卧冰球鲤任你选~

快把脑洞大开的小章,戴上身!




物种日历

微信号:GuokrPac

有萌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有话想说?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来留言吧

日历娘今日头像

犬科 食蟹狐


本文来自果壳网,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戳原文也能带走有趣的小章~

The End

发布于2017-11-22,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