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种日历
1471
需用时 02:56
兔兔辣么萌?你是不知道它有多能生!

提到兔子,你第一个想到的是麻辣兔头,还是温顺乖巧的宠物,亦或是实验室里瑟瑟发抖的实验用兔?


正在接受皮下注射的萌兔子。图片:nabr.org

“家兔”和“野兔”,根本不是亲戚

虽然汉语统一称为兔子,但是“兔”其实也分好多类。最常见的兔子可以分成两个属——兔属Lepus 和穴兔属Oryctolagus。前者就是所谓的野兔。城市里的孩子们应该只见过一个物种的兔子,那就是穴兔Oryctolagus cuniculus),是人类驯养的家兔的祖先。换句话说,“家兔”不是“野兔”驯化来的

萌萌的穴兔。图片:datnature.com

先说野兔。和家兔比起来,野兔最大的特点就是大耳朵大长腿。其实看名字也知道,家兔的祖先穴兔是靠打洞为生的,所谓“狡兔三窟”指的正是家兔;而野兔遇到敌害,主要的办法是跑,慌不择路时甚至可能撞上障碍物——“守株待兔”守的就是野兔

北极兔就是一种野兔。图片:pinterest.com

家兔的驯化与野化

家兔的祖先穴兔原产于西南欧,西班牙葡萄牙一带。据传最早对于穴兔的驯化是由于中世纪的僧侣在斋戒期间想吃肉,当时的教宗格里高利一世宣布刚出生的兔子其实是一种鱼(为了吃,吃货们真是什么都说得出来啊),然后大家很高兴就养了很多穴兔来吃肉。不过这是不是真的是穴兔的驯化开始不好说,因为穴兔的驯化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任何特别的基因,穴兔和家兔的基因差别主要在一些和大脑发育相关的基因出现的频率,这让从遗传学角度判断驯化是何时开始的比较困难,所以姑且就先这么信着吧。

这条鱼真是毛茸茸呀。图片:reference.com

但有一个大陆没有原生的兔子,那个大陆就是澳大利亚。英国人把家兔带去了澳大利亚,又没有好好看管它们让一窝逃跑了,从此就开始了著名的“澳大利亚兔灾”。没有原生兔子就意味着既没有兔子的天敌,连能控制兔子数量的疾病都没有,在1950年,澳大利亚估计有750000000只野化家兔,是当时澳洲人口的75倍,澳洲政府动用过空军,投过毒,修过铁栅栏,最后,是使用了涎瘤炎病毒才控制住了野化的家兔数量。


一只在澳洲维多利亚省农场中的野生穴兔。图片:wiki

小小兔子本领大

读到这里可能爱吃兔子的你心想,这么多兔子毒杀了多可惜,为啥不派四川人民去吃?原因很简单:如果捉不住兔子,你也没法把他们吃掉。离开了餐馆,超市和笼舍,我高度怀疑我们能有几个人在野外抓住一只兔子。

来抓我呀。图片:1photo1day.com

兔子的大耳朵不是白长的,听力非常好,可以听到3分贝的声音(对比一下,15分贝是1米外一根别针从1厘米的高度掉落下来的声音),这弥补了它眼神不太好的弱点。

除了会打洞(前面说过“狡兔三窟”嘛),家兔跳跃起来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15到20米,是一个飞人博尔特也追不上的速度。

来战呀,博尔特。图片来源见水印

兔子超!能!生!

当然,野化的家兔在澳大利亚成灾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兔子太能生了!兔子一年可以生6胎,一次可以生4只,6个月就性成熟,平均能活八年。而且母兔有两个子宫,可以一侧还怀孕的时候另一侧再次怀上,简直是一个生育机器。

一胎产四只小兔子的兔妈妈只是普通的“生育机器”。数数这一窝有多少只小兔子。图片:youtube.com


能生那么多,感觉难以想象呢。图片:Flickr Hive Mind

一年前大热的电影《疯狂动物城》里其实就藏了关于兔子超能生的隐晦笑点——

首先,朱迪有两百多个兄弟姐妹

其次,兔洞镇的标牌不像别的小镇那样显示固定的人口数,而是一个不断增加的动态计数板;

此外,还有个很隐蔽的点,朱迪在抓住尼克漏税的时候说:“我们兔子可能是笨,但确实擅长multiply”——这个词既是“做乘法”,也是“繁殖”。


《疯狂动物城》里朱迪的一家,嗯,这大概是电影刚开始的时候。图片:Disney Wiki

数学家的兔子

兔子的繁殖甚至启发了数学上最优美的数列:斐波那契数列F(0)=0,F(1)=1,F(n)=F(n-1)+F(n-2)  (n>=2)。这个数列中的每个数字都是前两项数之和,而且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趋近于黄金比例1.618。这条黄金数列,是数学家斐波那契描述兔子繁殖时得出的,因此又被称为“兔子数列”

现在,万有市集的小伙伴

把这只数学家的兔子印上了果壳Tee

Geekmon系列

斐波那契的兔


Geekmon系列还有

生物学家·巴普洛夫的狗

物理学家·费曼的企鹅

化学家·凯库勒的蛇

八种颜色、图案可选!

快点阅读原文去看看。



物种日历

微信号:GuokrPac

有萌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有话想说?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来留言吧

日历娘今日头像

兔科 白靴兔


本文来自果壳网,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科学青年们,快点“阅读原文”!

The End

发布于2017-05-04,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