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狐又双叒叕成为网红!这些方脸的朋友有什么魅力?
最近,方脸的藏狐随着薄雾君@无穷小亮 再一次成为互联网最火的狐狸,连 B 站都上线了藏狐 emoji。
其实,藏狐老早之前就已经是网红了,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 2006 年。那一年,这种方脸狐狸的身上发生了什么?除了藏狐,自然界还有啥方脸动物?AI 找来了隔壁日历娘介绍过的几位方脸朋友——准备好,方脸方阵即将来袭。
以下内容均节选自物种日历文章,篇幅有限,内容有删减。关注上方公众号,向物种日历回复每一个物种的名字,即可阅读完整文章。
藏狐
网红方脸 | BBC's Planet Earth
作者:隔壁王叔叔
藏狐 (Vulpes ferrilata),犬科狐属,凭借着方头、小眼、短腿,成为了现存 12 种狐属动物中辨识度最高的一种。
然而,藏狐,却又是我们最不熟悉的一种狐狸,因为它生活的区域实在离人类的文明中心们太远了。藏狐极少下到海拔 3000 米以下的区域来活动,最高的分布区海拔可以达到 5200 米。除了有一笔在乞力马扎罗峰顶附近目击“杂色狼”非洲野犬的记录,藏狐是最“高处胜寒”的犬科动物。
未成年的小藏狐,从小就有点方 | 董磊 / 西南山地
虽然在 1842 年就已经被博物学家发现和描述过,但藏狐一直未曾得到关注——直到 2006 年,一直非常“边缘”的藏狐,突然红了。
这一年发生了什么?2006 年 3 月,BBC 上线了一部前无古人的纪录片《地球脉动》。在这套纪录片的第 2 集里,人们不但第一次在电视机上看到了雪豹的清晰画面,还捎带着记住了一个同样是第一次登台的配角,那就是藏狐。直到今天,我们藏狐表情包里的绝大部分 gif,都来自这一集纪录片。
让我们重温下这一集中藏狐的经典镜头 | BBC's Planet Earth
粒突箱鲀
憋说话,吻我!| Rickard Zerpe / Wikimedia Commons
作者:萨鱼
粒突箱鲀[tún](Ostracion cubicus),英文俗名“yellow boxfish”,小黄盒子般的外形恰如其名,在水族市场又俗称“木瓜鱼”。粒突箱鲀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以及红海的潟[xì]湖或珊瑚礁区域。
粒突箱鲀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别致的外形和辣眼的体色,鱼身近似正立方体或长方体,鳞片特化成骨质盾板,衍生出了四棱状的坚硬外壳,表皮粗糙,就像充了气然后又石化了一般。鱼口较小,唇厚而向前突出,一副“憋说话,吻我”的表情。主要依靠体侧和尾部的小鳍来敏捷地游动并保持身体稳定。
粒突箱鲀迷幻鲜艳的色彩造型像极了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波点艺术。极简的超现实抽象表现力,无穷的圆点和艳丽的色彩重叠成一片海洋,在绚丽多彩的珊瑚丛中,混淆了真实空间的存在,只有阵阵眩晕和不知寄身何处的迷惑感,活生生能把天敌看傻的节奏。
侧面 | Derek Keats / Wikimedia Commons
粒突箱鲀通常独立生活,尤其是幼鱼生性胆小,但对于御敌它们也很有一套。体表那种明亮色彩和斑点对于任何潜在的捕食者都是一种警告色,因为当它们感受到压力或受到伤害时,会迅速由皮肤释放一种箱鲀科鱼类特有的神经毒素(Pahutoxin)。
有意思的是,这种神经毒素对于附近水域的任何鱼类都是致命的,当然也包括自身。如果它们身处相对封闭的水域,例如在水族箱内,毒素达到一定浓度就可能造成整缸鱼的“团灭”。正常情况下,为了不让自己中毒,它们都是现合成现用的。
除了装备了凶险的毒器,箱鲀们的身手也极其出众,虽然速度不快,却几乎可以算是珊瑚礁区域最敏捷的鱼类之一,它们整日在错综复杂的珊瑚枝杈和礁石缝隙中腾转飞挪,遇到一丝丝危险它们就能在极小的空间内近乎零半径转身,轻盈地飞掠到隐蔽处,仿佛一架外星飞行器。
高机动的粒突箱鲀 | olegif.com
角雕
角雕证件照 | Bjørn Christian Tørrissen / Wikimedia Commons
作者:912108944
角雕(Harpia harpyja),生活在中南美洲的雨林里的大型猛禽,有着最不忍直视的正脸,和最完美的侧颜。
角雕的拉丁名均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鹰身女妖哈耳皮埃,因此又被音译成哈佩雕。传说哈耳皮埃长着妇人的头、鹰的翅膀与脚爪,性情贪婪凶残。但是这个名字对于角雕来说,显然是一个污名。在瑰丽雄奇的新热带雨林中,角雕无疑是一颗闪亮的明珠,没有任何词汇能比壮美二字更能贴切形容。
高贵优雅的侧面照 | Boredom Therapy
角雕雄壮而美丽,它是一种体型巨大、性情强悍的林栖猛禽,其体长可达 85~105 厘米,体重 4~9 千克,在掠食性猛禽中是数一数二的。而且,角雕的形象相当优美,有着与其习性颇不相称的高贵儒雅。如同头戴冠冕,身披长袍的贵族。角雕的头部为灰色,面部羽毛形成一不明显的面盘,头后有一簇灰黑色的羽冠,这就是它角雕一名的由来。
作为雨林上层的顶级掠食者,角雕有着很强的捕食能力。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猛禽,拥有鸟类中最大尺寸的脚爪,其粗壮程度堪比人的手臂。角雕的翅膀短而宽阔,翼展在 175~225 厘米,由于翅膀较短,角雕不能作长距离飞行;但短翅增强了飞行的机动性,使其在密密匝匝的林木间畅通无阻地穿行。
角雕捕到一只犰狳 | reddit.com
角雕视觉敏锐,有着优秀的双目视觉,常见高居与树冠顶层,四下扫视猎物。一旦发现猎物,角雕会像一块黑幕飘然起飞,穿过茂密的林冠层像探囊取物一般将猎物攫走,过程迅速而流畅。
再转过去一点,得完全侧脸才帅气啊 | Ivo Kruusamägi / Wikimedia Commons
沙漠猫
长方形也可以吧!(感谢@钢壳虫 提供一只灵感)| Clément Bardot / Wikimedia Commons
作者:卢平
从 1000 万年前的共同祖先到今天的 37 个现存物种,猫科动物在除南极洲之外的所有大陆上站稳了脚跟,生活在几乎所有的生境中。但是,只有一种猫完全适应了真正的沙漠生活——沙漠猫(Felis margarita)。
为了在环境严酷的沙漠中生存,沙漠猫身怀绝技。沙漠猫是挖洞高手,白天大多隐居在灌丛或岩石下面的洞穴里来避免水分散失和极端天气,晚上出来觅食。它们的脚爪间和脚掌上长着密集的黑毛,可以避免在高温的沙地上烫伤;分布区偏北的亚洲沙漠猫们冬天还会长出长达 6 厘米的厚毛来抵御沙漠夜间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
防烫手套,脚掌上的厚毛并不是用来卖萌 | Terry Whittaker / Arkive
沙漠猫的耳朵宽大,分开来位于头部两侧。实际上,它们的外耳道宽阔,并有白色的厚毛遮挡沙尘,中耳鼓室相对于其他猫科来说极度膨大,听觉极其灵敏。当然,这也让沙漠猫有了一张宽宽扁扁的脸。它们还有一双橄榄绿色的大眼睛。敏锐的感觉系统是它们能在茫茫沙海中找到食物的必备武器。
在 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单中,沙漠猫于 2016 年从近危级别降到了无危。这倒不是因为它们种族繁盛,而是因为我们还不确定沙漠猫的种群现状。但人类活动肯定对沙漠猫的生存产生了威胁。对沙漠边缘地区的开发、围栏建设和放牧很容易破坏脆弱的原生植被,导致沙漠猫的猎物和适宜栖息地减少。野化的家猫和狗一方面把弓形虫等疾病传染给沙猫,另一方面会直接捕杀沙漠猫和猎物。沙漠猫的分布区,几乎就是二战后大部分局部战争的发生地,战火对生境的破坏可想而知。
沙猫蹲伏在地上,这是遇到危险时的行为,也是人们很难在野外观察沙猫的原因 | G. & H. Denzau / naturepl.com
袋熊(便便)
左边是干燥的袋熊便便,是不是莫名地和右边的生巧克力一毛一样?
作者:老猫
在大洋洲生活着一类叫做“袋熊”的萌物,它们其实是袋熊科下的三个不同物种:塔斯马尼亚袋熊、毛鼻袋熊和澳洲毛鼻袋熊。
非常萌的塔斯马尼亚袋熊(Vombatus ursinus)| JJ Harrison / Wikimedia Commons
虽然袋熊长得圆滚滚,但它们的便便——就像上面的图那样——非常方!袋熊的便便为什么会是这个形状,还真有科学家研究过。在第71届美国物理学年会的流体力学分会场上,佐治亚理工大学胡立德实验室的华裔科学家帕特里西亚·杨(Patricia J. Yang)发表了报告,还原了这一史诗般的过程。
袋熊和其他所有哺乳动物一样,消化物残余以流体形态流经了 92% 的肠道之后才开始脱水固化。但不同之处在于,在横截面上,袋熊的大肠结构不是均一的。它们的肠道呈四棱状,其中四个角弹性较小,在充盈的时候只能发生 20% 的形变,而它们中间的部分可以发生 75% 的形变。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脱水工序中,立方体形状的便便逐渐成形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过程和它们所栖息的干燥环境有关系——越是能榨干便便里尽可能多的水分,便便的棱角也就越鲜明;而动物园里供水充足的袋熊,往往拉出来的便便也就没有那么方了。
但总归还是有点方 | jomilo75
作者:隔壁王叔叔,萨鱼,912108944,卢平,老猫
编辑:你舅舅,麦麦
一个AI
“我好方”这个梗,是不是已经成为时代的眼泪了?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