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和热茶放凉,好喝级别能一样吗?
中国人招待客人,经常说“烧水泡茶”。传统上,茶总是要用开水来冲泡的。即便是通常说“用较低温度去泡”的优质绿茶,一般也在80 °C左右。
热茶烫嘴,小口喝才显得优雅丨《红楼梦》
而近年来兴起的“冷泡茶”,则是用比“标准泡法”低很多的温度去泡,甚至有在冰箱冷藏温度下的“冰泡”。
冷泡的茶能喝吗?好喝吗?怎么喝?戳下方视频,1分钟自制夏季解暑冷泡茶~
果壳也有自己的视频号啦!
关注视频号【果壳】解锁更多精彩视频,一起涨知识~
泡茶水温的讲究
泡茶的过程,就是用水把茶叶中的可溶性物质提取出来的过程。
茶叶中的不同物质,浸出速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
在茶中,对茶水味道影响最大的溶出物是咖啡因和茶多酚,这两种物质都有苦涩的味道。咖啡因的溶出受温度影响很大,在高温下溶出速度很快,而在60°C以下溶出速度就很慢了。而茶多酚的溶出速度受温度的影响就要小一些,在低一些的温度下,依然有比较好的溶出速度。
另一种对茶水风味(尤其是绿茶)影响很大的成分是茶氨酸,它带有甜味。茶氨酸溶出速度受温度的影响就更小,低温下溶出也很快。
绿茶与水温
在绿茶中,茶多酚主要以儿茶素的形态存在,此外还含有比较多的茶氨酸。
如果水温高,咖啡因快速溶出到水中,就容易苦涩;如果降低水温,茶多酚和咖啡因会减少,而茶氨酸几乎不会减少。茶多酚和咖啡因减少了,苦涩味就不那么强,而茶氨酸的相对量也就多了,它带来的鲜爽也就更加突出,对苦味的掩盖能力也就更强。
综合各种风味物质的溶出速度和总量,一般的绿茶推荐用70℃到85°C热水来冲泡,控制好茶水比和时间,就可以获得比较好喝的茶水。
传统方法泡红茶
在红茶中,茶多酚主要以茶黄素的形式存在。茶黄素能与咖啡因结合,形成较为稳定的复合物,使得它们产生“苦涩”味的效率降低。
红茶在加工过程中还形成了许多香味物质,高温的水有利于它们释放出来。所以,多数红茶一般多推荐用沸水来冲泡。
其他的茶类在细节上各有特点,不过总体而言也是差不多的情况。简而言之,都是用比较高温的水,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把茶叶内的可溶物浸取出来,形成丰富浓郁的风味和口感。
冷泡有什么特别?
不过,用“标准泡法”得到的茶水,很多人还是会觉得苦味比较突出,而且夏天喝热茶也不那么舒服。于是,“冷泡茶”应运而生。
冷泡茶是用常温的水去浸泡茶叶的方法。它用更长的浸泡时间来弥补低温导致浸出速度下降的问题。在低温下,虽然浸出速度慢了,但只要时间够长,茶叶中还是有足够的成分溶出来。
因为不同物质的溶出速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不同,所以延长浸泡时间后得到的风味物质组成也就不同,也就得到了跟“热泡茶”放凉后不一样的风味。具体来说,咖啡因溶出很少,而茶多酚经过足够的时间还是会大量溶出。如果有茶氨酸,也能充分的溶出。因此,冷泡的茶水中,咖啡因的相对含量就大为降低了,而茶多酚和茶氨酸的相对含量就提高了,得到的茶水基本上没有苦味,而茶香依然明显,口味比较清甜。
冷泡的几种茶丨Vicky Wasik
有人会关心冷泡茶的“营养价值”比“热泡茶”更好还是更差,这是一种没有必要的纠结。茶中的“营养成分”很少,完全可以忽略,而咖啡因、茶多酚、茶氨酸等茶水中的“核心成分”,对茶水的主要意义在于影响风味。健康价值是“有了固然好,没有也无所谓”,并不值得为了健康去考虑它们的多少。
什么样茶适合冷泡?
从前面的讲解可以看出,不管是热泡、冷泡还是冰泡,目标都是把茶泡得好喝,核心都是茶叶中可溶物质的溶出。理论上,任何一种茶叶都可以冷泡,差别只是好不好喝的问题,而且好喝不好喝事实上又是个很主观的事情……
从个人经验来看,叶片娇嫩、揉捻充分的茶叶,茶叶中的物质更容易溶出来,冷泡就更容易出味道一些。比如绿茶、红茶、白茶、花茶等,冷泡就会好喝,而岩茶与普洱生茶冷泡就不容易好喝。
冷泡茶要注意什么?
冷泡茶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很多人会担心是不是会变坏。
除了普洱茶以及其他黑茶,其他茶叶的含水量都很低,正常的保存条件下不会长细菌,所以茶叶上面的细菌本来就很少。通常用来泡茶的饮用水,其中的细菌也很少。把茶叶放到水中,室温下泡的话,一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足以泡出很好的味道了。在这个时间内(或者更长一些,泡到两三个小时),也不会有细菌长到有害的地步。
如果是放进冰箱里“冰泡”,温度低,茶中物质溶出的速度更慢,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泡出浓郁的味道。这种情况下,跟把做好的食物放进冰箱里冷藏是一样的。如果茶叶量比较大(比如一个袋泡茶包放进500毫升的纯净水),可能需要4个小时以上才能有较为浓郁的风味——在冰箱里,完全可以泡到“过夜”甚至一两天的时间,也不至于会放坏。
“冰泡”一夜的绿茶,甜滋滋丨李小葵
另外,在较低的温度下,茶叶中的物质溶出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溶出来。所以,冷泡一次之后,剩下的茶叶再继续冷泡,一般难以获得比较浓郁的滋味。这样的残渣,也可以用热水再去泡,应该也能得到滋味还算不错的茶水。
作者:云无心
编辑:李小葵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