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控制的那只眼睛,让我不敢直视任何人
“你的那只眼睛……”我身边曾多次出现这样的声音。
但那时候我还太年轻,对周遭提示置若罔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我无法控制那只眼睛,于是开始故意切开视线,不敢直视任何人。
年少无知的漩涡
风轻轻地吹过,盛夏的中午原本是让人愉悦飞扬的,但我却无法感受到一丝清凉,从医院出来后我一直心不在焉。尽管医生一直很温柔耐心地分析病情,但我看似平静的内心其实早已一团乱麻。
我脑袋一直盘旋着“近视”、“散光重”以及“屈光参差导致的斜视”这些字眼。还好医生始终保持温和的笑容,这让我不那么惊慌。
我在公交站独自一人坐着,慢慢回想医生说的话,以及过往那些我不在意的提示。
初中的时候,某天早上起床,我一把揪住正准备偷拍我丑照的妹妹。正准备收拾她的时候,妹妹突然喊了一句:“姐姐你的眼睛!”我吓得抖了一抖,很是冒火:“干什么啊?大清早瞎嚷嚷吵醒我了!”
“不是的姐姐,你的那只眼睛是斜向外面的!” 妹妹指着我的右眼,惊奇地说着。
我懵住了,她在说什么?我完全没有明白,正打算不理她睡回笼觉的时候,这小屁孩又扒拉着我的被子,把手机塞进来给我看:“姐姐我没有骗你!你看,还好我凑巧拍下来了。”
忽略掉手机屏幕上那睡眼惺忪、头发蓬乱的造型,诡异的一点在于,我的右眼向外面斜着,看起来凶狠奇怪。我吓了一跳,一下睡意全无。我望着妹妹:“这怎么回事?”妹妹也睁着她圆溜溜的眼睛盯着我,半晌之后说:“可能是早上你还不太清醒,眼睛还没有进入工作状态?”
那时的我觉得有道理,居然倒头又睡过去了。现在想挺好笑的,当时十四五岁的年龄,读着初中什么都不懂,转头就轻易地忘了这事,又和妹妹嘻嘻哈哈地讨论偷偷买什么零食了。
配镜的迷惑
后来我从医生那里了解到,我是间歇性外斜视,它和我的屈光参差有关。
光线进入眼睛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偏折,最终落到视网膜上成像。当两只眼睛屈光度数或者是屈光性质不一致时,就会出现屈光参差。一般来说,人的两眼屈光状态普遍存在轻度的差异,但到了一定程度后就会发展为病理性屈光参差。
我是间歇性外斜视,它和我的屈光参差有关丨作者供图
我的屈光参差从小学开始就有了,但我一直没有重视。长此以往便形成交替性注视,好的眼睛会负责看远处,坏的看近处。久而久之,参差会越来越大。现在的我后悔不迭,后悔小时候经常躺着看书,长大了躺着看手机。
其实那时还是可以人为干预矫正的,但在少年的嬉笑怒骂、阳光灿烂里,这事早就被丢进年少无知的漩涡里消身灭迹了。
所以我傻傻地让这屈光参差持续加深。到了高中,曾经有一两位同学也发现我眼睛一瞬的不正常,但是我们都略过了。
直到大学配眼镜的时候,我发现怎么都不舒服。戴上框架眼镜后,脑袋总是有些眩晕,下楼梯时要握住扶手才能平稳下楼。曾经找过眼镜店老板,却被告知可能是刚戴不习惯,多戴就好了。我那时很内向没有做过多争论就默默回去了,现在想想,明明戴了那么久怎么可能还不适应。
种种的迷惑,直到去医院配镜的时候才被揭开。我还是第一次知道居然有人不能配框架眼镜,更没想到这个人还是我。由于屈光参差过大,无法配框架眼镜的我,只能配隐形眼镜。真不想当这个“幸运儿”。
在这里就要提醒各位,配镜的话,还是建议前往比较可靠的医院
剪掉的斜刘海
医生告诉我斜视手术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手术,两千多元就可以让患者“直视未来”,还说我斜视的角度比较小,但是出现症状太久了,所以只能手术。
都怪我长期不正确用眼,以及对身体健康的忽视。
医生说,我这个手术只需要30分钟左右,因为只需要动一块肌肉。敬业的医生还拿出了眼球模本给我讲解手术,虽然我一直点头,但其实心不在焉。
后续我一直很安静地配合准备工作。护士姐姐一把剪掉我睫毛的时候,我的心简直在滴血。我默默地说了句:“再见了,我的睫毛。”护士姐姐听到轻轻笑了:“没事啦,过一两个月又会长回来啦。”我哭笑不得,但是后面确实长回来了。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躺手术台,我属于慢半拍的人,一直看似淡定但实则懵逼。开始的时候,可能是因为麻醉,也感觉不到什么,直到手术后半程,有一点点类似于晕车的感觉,我才后知后觉地开始紧张。
医生解释说,这是因为此时比较靠近眼球内部,所以不太舒适。忍过这种晕车的眩晕感,我的手术就完美结束啦。
第二天去拆纱布时候,眼睛红得有点可怖,不过很快就慢慢淡下来了。一两个月后就恢复如常。
术后一周左右丨作者供图
我把斜刘海剪掉了,又留回了高中的平刘海。其实我更适合平刘海,但是到了大学,我渐渐发现了那只无法控制的眼睛,它让我无法目视前方、无法直视他人、也无法直视内心。我陷在自卑的纠缠里无法逃脱。
那时,我开始留长刘海,将平整的发丝向右眼靠近,遮掩住不可控的那处。似乎只要挡住了,一切就会如初。但那终归是掩耳盗铃的自欺欺人,我还是无法直视任何人,和以前内向害羞不去直视人不同,我是不敢。
所幸我迈出了第一步,迎接我的是柳暗花明的又一村和豁然开朗的明日。
所以各位,假如你的情况和我一样,积极地去医院治疗吧!感谢温和的医生们,虽然面对那么多病人,还是耐下心和我仔细讲解,让独自前来就医的我获得了勇气!
我又可以直视前方、直视未来了。
医生点评
文雯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主任医师
本文作者描述的疾病为“间歇性外斜视”,该疾病为斜视的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双眼眼位不平衡,一只眼注视时,另一只眼偏离正中眼位向外。间歇性外斜视就是外斜视是间歇性发生的,在部分情况下患儿双眼还可以保持正位。
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表现除了在疲劳、疾病、注意力不集中时表现出外斜,常见的症状还有畏光,在阳光下喜欢闭上一只眼睛。家长带着宝宝或者成年患者来到我的诊室时,最多的疑问就是间歇性外斜视怎么治疗?必须要手术吗?什么时机做手术最好?下面我会根据最新的《美国临床指南 (Preferred Practice Pattern, PPP)》针对这些问题一一解答。
儿童视觉发育阶段,不仅双眼的视力在不断提高,大脑还要学会融合双眼图像,进而形成立体视觉,这就是双眼单视功能。外斜视的患者在发病初期表现为注视远方的时候出现外斜,看近时仍可以维持正常眼位和双眼单视功能。但随着病情进展,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干预,则可继续发展成为恒定性外斜而最终完全丧失双眼单视功能。
在临床上,我们一般会观察以下几个指标来确定患儿是否需要手术及选择手术时机:
屈光矫正:就外斜视来说,对任何导致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的屈光不正都应该进行屈光矫正。增加视网膜影像的清晰度常常有利于控制外斜视。这些屈光不正包括近视、高度远视、散光和明显的屈光参差。有研究表明,年龄小于20岁的外斜视患者中90%以上患有近视眼。即使对轻度近视眼予以矫正也有益于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一般不提倡矫正轻、中度远视,因为这样会减少调节性集合,不利于控制或者反而会加重外斜的程度。
弱视:如果患者有一眼明显弱视,一般先进行弱视治疗再行手术治疗;
外斜的融合控制能力:外斜视的融合控制能力是评估间歇性外斜视严重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患者看远与看近的眼位控制能力可以分为6个等级,该分级对病情评估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控制能力3级及以上者需行手术治疗,而对于有良好融合控制力的幼儿可以不行手术随访观察。
外斜的度数:斜视度大小也影响手术决策。如果因为功能原因需要手术,斜视度数至少为看近或看远15△。不过这个度数患者其实很少自知,因此大多还是在至少20△至25△以上才会进行手术。
集合不足性外斜视的集合训练:集合不足是指在近距离工作时双眼有外斜的倾向,由于双眼汇聚不够,可导致患者阅读时出现眼疲劳、头痛、复视、不能集中注意力和注意力短暂。当近距离注视的外斜大于远距离注视时的外斜,可诊断为集中不足。研究中有许多非手术方式可用于治疗集中不足外斜视,如基底朝内棱镜、在家做集合训练、在家做集合训练结合医院的视轴矫正训练。
很多家长听到小朋友需要做斜视手术,都会焦虑询问:“斜视手术是开刀吗?能激光吗?斜视手术是如何操作的?”。作为同样是宝妈的儿童眼科医生,我非常能理解家长们焦虑的心情,因此在这里将斜视手术的大致步骤及家长关心的问题分享。
斜视手术是目的对于不同类型是不一样的。对于儿童斜视来说,我们主要的目的是保持双眼正位,恢复双眼视功能(融合、立体视功能)等;而对于成人来说,除了改善双眼视功能外,更主要的是恢复外观,减少社会心理压力。不管是哪种手术目的,斜视的基本手术操作都是对眼外肌进行加强或减弱,从而调整双眼的相对位置。
每只眼有六条眼外肌,附着在眼球表面,手术的基本步骤是在结膜(眼白处的透明膜)做一个小切口,通过这个切口勾取眼外肌,并根据术前制定的手术方案对眼外肌进行加强(缩短、折叠、特殊转位等)或减弱(后退、延长、转位等)后,再重新缝合。
手术过程丨《实用斜视弱视学(第1版)》,牛兰俊、林肯、韩惠芳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16
因为眼外肌附着在眼球表面,故斜视手术不进入眼球,不会影响视力。一般术后两周有眼部的红肿,两周至一个月左右恢复正常。因为手术切口在结膜,故眼睑、皮肤处不会有瘢痕。一般来说患儿术后几天会有眼内异物感、怕光等,其他无明显不适。
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作者:文森特
编辑:苏曼
这里是果壳病人,专注讲述健康故事。
如果你有得病、看病的体验要分享,或者想讲讲自己经历的健康相关趣事,欢迎投稿至health@guokr.com
本文来自果壳病人(ID:health_guokr),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health@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