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坨屎救了我一命!”
现在我是彻底明白了,要“治理”像我爸这样嘴硬又倔强的人,靠哄基本没用,非来硬的不可。我这次幸而全靠凶了他一把,让他去做了肠癌早筛,才避了一个大坑。
如果能免除家人得重病的风险,实际上也算是“救了”我本人一命,不然快到预产期的我,要如何面对小孩刚出生、自己父亲得癌的生活处境呢?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点心有余悸。经验之谈,分享给各位家有倔老人的壳友们。
为什么父母总觉得自己身体没问题呢
之前我爸一直在广州工作,平时跟我们生活相处的时间不算多。去年9月退休后,他回到湖南,和我妈一起在乡下照顾我八十多岁的爷爷奶奶。
我爸这人呢,平时生活就爱抽烟、喝酒,有时跟朋友打打牌,劝他烟不要抽太多、酒要喝少点,他也不以为然,一句噎回来——“哎呀,做人得找点乐子嘛”。这不,7年前轻度中风后,他倒是把烟给戒了,结果退休后又抽上了。
▲我们在湖南乡下的老家
据我妈说,因为在乡里周围都是熟人亲戚,打牌的时候别人递给我爸烟,他也不好意思不接,不然人家就不跟他玩了,他就混不了那个小圈子,小老头儿哪受得了这种委屈,于是又悄咪咪抽起烟来。后来想想,我爸一把岁数了也就这点爱好,唉,随他吧,开心就好。
▲我爸在老家打理的小菜园
退休前我爸在工作单位里每年都有体检,没发现什么大毛病,而且他平时还能吃两碗饭,身体也没感觉到有任何不舒服,这让我们全家还都比较安心。
只不过偶尔他休假和我妈来我家住上一阵,能明显感觉到我爸吃菜的口味可是越来越重了,而且我还留意到他上厕所的时间比较长,这让我有心里有点犯嘀咕。
有次我问老爸:“待在洗手间这么久干嘛呢?便秘吗?”
“坐一坐,思考一下将来退休后的人生啊,你们年轻人不懂!”
还我不懂,我倒要看看他退休之后的计划能有多精彩。
今年9月,我爸妈正在老家伺候我爷爷奶奶,我单位正好与一个企业联合搞活动可以免费检测肠癌风险。检查方法很简单,就从单位领一个检测盒,等到有便意了从粪便里取一点装进管子里快递到实验室,然后等上几天就能在小程序查到肠癌早筛的结果了。
我对肠癌倒是有那么一点了解,它虽然听起来可怕,但是进展缓慢,从小息肉到肠癌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发展,只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就能轻松解决。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造瘘人”甚至因为肠癌死亡的呢?就是早期它不疼不痒不易察觉,出现症状为时已晚。而且肠癌尤其喜欢找上岁数的中老年人、饮食不健康、长期久坐不起的人,比起我妈规律生活健康饮食,我爸就太让我担忧了。所以当时得知有这么一个检测机会,我心里打了个激灵,一瞬间有阵很强烈的感觉涌上心头:一定要把这个机会留给我爸!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第六感”,我就是觉得他非常应该而且必须马上立刻做这个检测。
我当天一拿到检测盒就马上寄给了我爸,还打电话千叮咛万嘱咐地交代,怕老人家不配合、嫌麻烦,所以再三强调这个检测方法特别简单,只要把一丁点儿的粪便装进管子里把盒封好,然后等快递小哥上门来取就好了。
一般来说,检查肠道的健康情况,需要在医院预约做肠镜,并且还得提前禁食、喝大量水药混合物帮助排空、麻醉等多重步骤,对于我爸这种嫌麻烦的人来说,真可谓大工程了。这个早筛检测在家就能做,这么省时省力方便快捷的方法,我爸总不会嫌烦了吧。
然而,我爸果然还是一点都不上心。
▲利用粪便进行肠癌早筛的医学原理
检测报告吓坏我们了
两天后我打电话回去检查情况:“那检测盒子寄出去没有?”
“没有。”
“快到活动结束时间了,赶紧呀!为什么不测一下呢,这多简单啊!”
“有啥好检查的啊,我这身体挺好,还要挑大便,这不是瞎整嘛!”
我一下子火气就上来了:“叫你检你就检!你必须把这个检查做了,不然以后别来找我了!”
过了半响,我爸终于“投降”:“行啦行啦,做!”
我妈后来告诉我,我爸当时也是被我给吓着了,我向来都是好声好气地跟他说话,他一直爱理不理。“他就怕你这样凶他”,据我妈说,我爸每天早上五点像闹钟一样准时起床拉大便,接到我电话的第二天就把送检这事给完成了,这多好,果然还是得来硬的。
四五天后,我接到了工作人员的电话,说检测结果出来了,“存在患有肠癌的高风险”。
我的心“砰”地重重跌了一下,狂跳不止。“高风险”是意味着什么呢?这检查结果该怎么向两位老人家说呢?如果我爸真得了癌症,往后该怎么处理?我脑子都快乱成一团麻,连忙暗暗深呼吸了几口气,努力让自己先冷静下来,然后给我妈打了个电话,让他们盘算盘算时间来长沙再做一次详细检查。其实我整个人完全放松不了,虽然没有直接说出那句“可能是癌”,但用了极其严肃并且近乎哀求的语气强调:“你们得赶紧来,别拖!”
▲爸爸的检测报告上,几个红色字很扎眼——高风险
现在想起来都有点后怕
我能感觉到老两口被我搞得也有些紧张。“高风险”这个词像一块忽如其来的大石头,重重地压在我心上。我妈之后又主动打电话来,很紧张地问我:“你实话告诉我,是不是你爸的情况很严重啊?”我只能安慰她说:“没事,如果有病,就治呗。”
当时我跟家人沟通,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让我爸去医院做检查,最坏的打算,是他已经得了肠癌,然后全力治疗。
▲数据显示,肠癌在我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量中位列前五。当肠癌被发现后,80%患者处于中晚期。
终于,把老爸请到了长沙,我们全家陪他一起到医院做了一次详细的肠镜检查。检查前,看到我们都很愁很紧张的样子,我爸也不知是天性乐观还是为了让怀孕的我放宽心,一直念叨着:“我没有不舒服,哪会有什么问题,不用做啥肠镜了。你挺着个肚子赶紧回家歇着呗。”
我“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哎呀,医生叫你做你就做!”他就没再出声了。
肠镜报告结果显示,他的肠道里有多处息肉,最大的已经有1.8×2厘米。医生解释,有些息肉应该已经长了好些年了,如果不及时处理,发展成恶性肿瘤的风险很大,而且就目前形势来看,可能只需要很短的时间。
听到医生的话,我妈都快哭出来了。倒是我爸打了麻药刚做完肠镜检查,没什么感觉,还有点嘚瑟:“看来平时喝酒的人呐,对解麻药有点效果。”我心里暗想,小老头啊你可真行,都这时候了还嘴硬要讲段子。
▲我爸做肠镜的检查报告,诊断结果是“多发性息肉”。
查出肠道里有很多息肉后,医生确定了治疗方案,安排了一周后住院做第二次肠镜,以及做息肉切除手术。这次倔老头没再啰嗦什么,很听话地接受了安排。
幸运总算降临了,术后病理切片显示,良性!
全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我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如果你真得癌症,你想想我妈和我该有多难受!”
倔老头这次没开玩笑,很认真地看着我:“我就担心一个事,如果我生病要你们照顾,你们就很辛苦了,幸好。”
▲第二次肠镜,同时进行手术将息肉切除。
有句话说,没有突然发生的肿瘤,只有突然发现的肿瘤。如果不是做了这次肠癌早筛基因检测,如果我没一再坚持和紧盯,如果我爸真是肠癌中晚期,我们全家要怎样面对这个局面,要怎样告知乡下的爷爷奶奶……太多“怎样”,太多后怕,我简直无法想象和面对这个假设。
生活回归正规之后的自嘲
重新回归正常生活后,听我妈讲,我爸经常会跟别人提起这次“早发现、早治疗”的经历,并将其定义为一次运气十足、捡回了一条命的神奇故事。老两口现在对早筛有了点了解,也会跟一些同龄亲友去分享“小筛查、省大钱”——毕竟,这对他们来说是个新概念,“很多亲友还不知道呢”。
老爸有时还会自嘲说,“真是一坨屎救了我一命”。这句话虽然比较俗,但又有点死里逃生的意思。
老人家对自己的健康其实都很在意,谁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呢,可另一方面,像我爸说的,如果他自己真得病了,就会觉得给女儿添了无尽的麻烦,他内心会很愧疚。
经历了这件事,我也明显感觉到,老一辈人对于“健康”的理解远远不同于我们这一代人。他们认为只要自己的身体没有明显不适,只要觉得要花钱,就会本着“能不去就不去、能不麻烦就不麻烦、能扛着就扛着、能省就省”的原则。假如当初让我爸突然去做一个上千元的肠镜检查,估计我再凶也说服不了他。我也时常听身边朋友吐槽,劝说自己上了年纪的父母去做体检,真的是劝了一两年都劝不动,简直比登天还难!他们总觉得自己身体还很好,没必要花冤枉钱去做检查。
像我家这位倔老头,对于这次早筛检查,他虽然一开始也不配合,但起码认为不那么麻烦,而且性价比高,最后也是几番博弈下来才肯听我的。最近我还看到了一招“先斩后奏”分享给大家,跟父母说检查已经约好了,钱也交好了退不了,不然钱就打水漂了,估计他们不愿去也得去。作为子女,为了保障父母的健康,想尽招数与他们“斗智斗勇”的确不易,不过说到底,没有什么比家人的健康更重要了。
医生点评
段卓洋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尤其是中晚期癌症,治疗费用昂贵,且预后差,生存率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Ⅰ期的5年相对生存率为90%,而发生远处转移的Ⅳ期CRC 5年相对生存率仅为14%。目前针对癌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仍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正如作者所说“没有突然发生的肿瘤”,CRC的发生发展大多遵循“腺瘤—腺癌”途径,从结直肠腺瘤这种癌前病变进展到癌一般需要5~10年。腺瘤和早期CRC可无明显症状,因此早期筛查主要依靠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FIT)、血清肿瘤标记物、粪便基因检测等实验诊断技术以及结肠镜。
目前大多数体检项目含有FIT和血清肿瘤标记物这两项检查,但它们诊断腺瘤和早期CRC的敏感度仍偏低。对于没有明显症状的人让其“大动干戈”地做肠镜,恐又难以接受。粪便基因检测技术无创伤性,留取标本方便,易于被受检者接受,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对结直肠不同位置的肿瘤都能有效检出,并且腺瘤的检出率远高于FIT。
作者的父亲经粪便基因检测提示高风险,随即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多发息肉,内镜下切除息肉经病理最终确诊为良性,这样就幸运地将病变进展阻断在癌前病变阶段。消化界流传一句话: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拯救一个家庭。作者父亲的经历正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这不仅得益于基因检测技术,也得益于作者丰富的医学知识储备——正是对疾病有充分的认识,才能敏锐且强烈意识到父亲存在患病的可能。
66%~78%的CRC可通过健康的生活习惯加以预防。包括高膳食纤维饮食,减少红肉(牛肉、羊肉、猪肉等哺乳动物的肌肉组织)和加工肉类制品(腌制、熏烤、煎炸等肉类食品)的摄入,以及合理的体育锻炼,避免肥胖、长期吸烟和长期大量饮酒。改善生活习惯和调整饮食结构也可能降低结直肠腺瘤摘除后再发率。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也有减少腺瘤初次发生及再发的作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我国人群CRC发病率自40岁开始上升,并在50岁起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即便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也建议最迟从50岁开始进行CRC的筛查。
参考文献:
[1]中国结直肠肿瘤综合预防共识意见(2021年,上海) [J].胃肠病学,2021,(26)5:279-311.
[2]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北京)[J].中国肿瘤,2021,(30)1:1-28.
[3]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实验诊断技术专家共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1,(44)5:372-380.
温馨提示:
1.基因检测仅供疾病风险筛查,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2.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参考文献
受访者:定定、定定父母
作者:梁中明
这里是果壳病人,专注讲述健康故事。
如果你有得病、看病的体验要分享,或者想讲讲自己经历的健康相关趣事,欢迎投稿至health@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