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人
1666
需用时 03:19
海拔 4000 米、-15℃,高寒缺氧的定日县,地震灾后救援难度有多大?

海拔 4000 米、-15℃,高寒缺氧的定日县,地震灾后救援难度有多大?

毕雪梅 果壳

1 月 7 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 6.8 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截至 7 日 19 时,此次地震共造成 126 人遇难,188 人受伤。应急管理部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前往震中,相关部门和救援力量陆续抵达震区,开展灾情摸排、应急处置、人员搜救、转移避险等工作。


重大人员伤亡与房屋抗震能力、震中地理位置、天气等因素密切相关。此时,救援工作最大难点是什么?应急救援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应急救援工作又该怎么做?


1月7日,救援人员在定日县长所乡搜救。新华社发(刘友胜摄)


高寒地区地震应急救援的

困难与挑战


低温影响


强烈地震一般会造成大量房屋受损、倒塌。地震后,高寒区的人们往往需要长时间在寒冷的环境中等待救援。如何满足基本保暖需求成为一大难题。


对于受灾人员来说,在持续低温和极端低温环境下,人的体温将迅速下降,易发生失温。此时,生命救援的“黄金 72 小时”将大大缩短。如果有严重的伤势或已经处于虚弱状态,那么存活时间将更短。


对于救援人员来说,低温或成为救灾工作最大的障碍。被埋压、被困人员在低温环境下生存概率进一步降低,此时,救援人员面临一系列巨大的考验:如何抢时间搜索、争速度救人;如何提高搜救工作场地局部温度、延长被压埋人员生命;如何保障救援人员自身安全和提高效率等。


地震发生时,正值冬季,灾区天气寒冷,白天最高温仅 3℃,夜间最低气温达到零下 15℃。低温环境不仅加大了地震救援工作的难度,还使得受灾群众更容易受到寒冷侵袭,增加冻伤和其他健康风险。


高原反应影响


众所周知,海拔每升高 100 米,含氧量下降 0.16%、气温下降约 0.6 摄氏度。震中所在的定日县措果乡平均海拔 4300 米,常年低氧、低压、低温。


一些人会对高海拔地区缺氧状况产生生理应激反应,即高原反应,主要表现包括头痛、头晕、食欲缺乏、呕吐、心悸、气短等,部分重症患者甚至会有心律失常或短暂性晕厥。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严重的高原肺水肿或高原脑水肿。


持续的低温会加剧人体缺氧的症状,影响救援人员的感知力、注意力、思维判断力、人体机能系统等。如果保暖措施不到位,还会出现皮肤苍白冰冷、轻度颤抖、心跳呼吸减慢、血压降低、意识障碍等失温症状。高海拔带来巨大的生理挑战,地震应急救援人员不仅要应对低温、低压、低氧的恶劣环境,还需克服各种身体不适,防止影响工作效率和持久能力。


通讯影响


低温寒冷等恶劣天气条件,对电池、蓄电池类通信设备、器材、车辆等影响较大。一些通讯线路、设备在地震中损毁,导致与救援指挥中心、其他救援人员和联系。专业人员前往灾区,以及现场抢险保通修复都面临巨大挑战。此外,无人机的续航能力也会缩短。这些都可能会影响现场工作人员的通讯、灾情调查勘察和上报工作等的进展。


高寒地区

应急避险与救援工作怎么做?


谨防低温失温造成伤害,做好保暖御寒


保暖至关重要。对于灾区人们,尽量找安全的室内避难场馆躲避,搭建活动板房,租用集装箱,避免直接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如果无法找到室内避难所,可以准备保暖帐篷、睡袋、防潮垫、保暖服、硬纸板铺泡沫盒等进行御寒,这些方式可减少身体热量流失,有效减少低温带给人体的伤害。


此外,准备各类取暖设备,如火炉、取暖炉、暖风机等。在使用取暖设备时,要注意用火、用电安全,加强巡查,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和火灾等的发生。


灾区群众照顾好了,接下来再谈谈其他需要保暖的对象。对于应急救援人员,增配冬季救援防护服和鞋帽手套耳套等,准备温热的食品和水。注意调整工作人员轮班时间,防止救援人员冻僵冻伤情况发生。


1月7日,在定日县长所乡集中安置点,工作人员在保障电力供应。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身体状况不适的人谨慎前往灾区


对于有高原反应、身体状况不适合高原工作的人,要谨慎前往灾区。高原地区地广人稀,震后应急救援物资、医疗物资短缺,应急救援工作紧张、人手不足,供给和后勤保障困难。


因此,要根据个人身体健康状况、高原高寒地区的适应能力,科学抉择,并做好工作、生活、卫生医疗等自我保障。


提升通讯保通抢修能力,做好通信保障


提高通信设备的抗震、抗风、抗低温性能和可靠性。提升通讯线路、设备的修复抢通能力,确保地震应急指挥救援、灾区人民生活和安全生产的快速恢复。准备充足的备用电池电源、备用对讲机或其他通讯工具,以保持与团队的联系。


策划制作

作者丨毕雪梅 江苏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 中国地震局信息与应急学科技术协调组副组长

审核丨许冲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研究员 地质灾害研究中心主任

策划丨林林 王梦如

责编丨王梦如

审校丨徐来 林林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科普中国ID:Science_China),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The End

发布于2025-01-08,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果壳

果壳网官方帐号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