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7
需用时 04:10
“奥巴马效应”能降低犯罪率?

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到现在,人们一直在研究美国城市犯罪减少的原因。在十多年的研究后,专家普遍认为更好的警务、犯人收押率的提高、对犯罪的预防、住房安全系统的提升以及诸如《布雷迪手枪暴力防治法案》(Brady Handgun Violence Prevention Act,购枪时需要进行背景审核)等都对消除犯罪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还有一些说法认为,人口老龄化、堕胎合法化、情绪控制类药物的增加甚至是最近很受瞩目的涂料被禁止添加铅,都对犯罪减少有所帮助。

除此以外,良好的社会经济也是几乎所有犯罪学家都认可的因素之一:就业率和薪资水平越高,犯罪的人就越少,反之亦然。

但出乎意料的是,已经持续20年下滑的犯罪率并没有因为2008年的经济危机而结束。另一方面,根据最近FBI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暴力犯罪事件的减少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在某些地方加速减少。与2008年相比,2009年上半年的杀人案数量在很多城市都有惊人的下降。更意外的是,这些下降正发生在充斥着失业、拖欠工资和犯罪的黑人区内。尽管监狱里的人越来越多,但其中黑人数量却没有明显增长。

犯罪学家对此十分困惑。马里兰大学刑事审判和犯罪学系主任加里•拉夫里(Gary LaFree)曾经认为:“美国黑人就像煤矿里的金丝雀(由于过去煤矿里没有通风设备,为了探测有害气体,工人会携带金丝雀下煤矿,金丝雀对甲烷和一氧化碳非常敏感,若金丝雀因窒息而停止鸣叫就意味着有害气体的存在),他们的犯罪率在经济衰退期内暴增,而在经济好的时候迅速下降。”而在2008到2010年间,经济形势差的不能再差,但监狱里的人数却在不断减少。

奥巴马效应?

随着相关研究的进行,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这可能与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有关,并将其称为“奥巴马效应”(Obama Effect)。简单地说,第一任黑人总统的当选改变了那些想要成为罪犯或者曾经身为罪犯的人们的想法和行为。虽然奥巴马效应还没有被证明,但很多研究表明它可能存在。

美国犯罪学会主席里克•罗森菲尔德(Rick Rosenfeld)的研究发现,在2009年,也就是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的第一年内,尽管美国正在经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但39%的黑人在调查中仍然认为他们比5年前过得好,而这一数据在2007年的调查中只有20%。在相同的调查中,认为他们与白人生活差距在缩小的人数增加了14%,而认为黑人在未来的生活会更好的人数增加了9%。

罗森菲尔德认为,黑人在一般情况下对未来总是很悲观,而这样的结果也说明,奥巴马当选总统对于提高黑人对未来的信心,尤其是对经济前景的展望的确有一定影响。同时,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兰多夫•罗斯(Randolph Roth)认为奥巴马的当选使得城市里的黑人和其他少数人种更加相信政府,并且认为新总统的上任可以降低城市暴力的发生。

罗斯认为,民众对于社会机关和政府越有信心,他们就越倾向于服从法律。如果民众相信他们的政府在帮助他们,在为他们说话,他们就感觉到有了权力,在与外人的交往中就会更有自尊和自信。当民众感觉政府在对抗他们的时候,就会开始怀疑政府的合法性(legitimacy)他们可能会感觉到沮丧,甚至被疏远和羞辱。

/gkimage/2h/9g/or/2h9gor.png

20世纪80年代,块状可卡因曾在美国泛滥。

在犯罪学中,影响犯罪率的因素都是社会层面的,比如失业、离婚等等。但拉夫里认为重大历史事件,比如美国总统选举,也许比社会结构的改变更适合预测犯罪率的变化。他指出,在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大巨变和80年代的毒品泛滥(也称快克泛滥,即块状可卡因)发生时犯罪率都在上升,但当时却处于经济繁荣时期。所以尽管现在提出奥巴马获选是影响犯罪的重大事件还为时过早,但它确实有正面作用。

种族与政府信心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内,黑人杀人犯的数量在1971-1974年之间达到了最高,罗斯认为这段时间也正是二战后黑人对政府信任度最低的时候。白人杀人犯的最高峰出现在1980年,也就是在吉米•卡特执政后的一年,因为对公共交通、福利、平权法案(反种族歧视法案)、越南战败和美国人质在伊朗被捕等各种不满的积累,白人对政府的信任降到了战后最低点。

相似的是,2009年早期的统计数据分析显示,奥巴马上任的2008年内,凶杀案在大部分州和城市迅速减少,但在6个州内超过10万人口的城市中却呈现上升趋势,这些地区正是在2004年与2008年选举中共和党支持率最高的地区,即明显反对奥巴马的地区。罗斯表示,这些州中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奥巴马不是美国公民,换句话说就是,他们觉得政府的合法性荡然无存了。

不过,并没有证据证明这些杀人犯中白人居多,而且他的理论也没有解释为何在这6个州中一些城市的凶杀率不升反降,以及在达拉斯和新奥尔良,这两个美国城市黑人人口最大的城市的凶杀率反而有所上升。

耶鲁大学的社会学教授以利亚•安德森(Elijah Aderson)认为,“奥巴马效应”的确对犯罪有影响,他的上任给予黑人们对未来的新希望。但是他同样指出,正在复苏的黑人文化一直在阻止犯罪发生,并在为奥巴马上任打下基础。也就是说,奥巴马当选总统也许不仅仅是奥巴马效应的原因,而且也是其结果。

但也有一些犯罪学家认为所谓“奥巴马效应”的产生只不过是罗斯和拉夫里等人政治观点的体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法学教授富兰克林•齐姆林(Franklin Zimring)认为,人类会投射他们的感情,所以他们可能只是将自己对2008年选举的美妙感情投射到研究中而已。那么到底奥巴马效应有没有可能影响犯罪?当然有。那能通过美国犯罪率数据来检测吗?这就不太可能了。

/gkimage/az/n2/su/azn2su.png

肯尼迪遇刺后,美国的犯罪率曾短期迅速下降。

目前的数据显示,城市犯罪率在逐年下降,但民众,尤其是白人对奥巴马政府的信任度也在直线下滑。不过“奥巴马效应”也可能只是暂时的,就像肯尼迪遇刺以及“9•11”事件后犯罪率的暴跌一样。真正的犯罪率变化应该是长期的,所以尽管近年来犯罪率的下降很明显,但总体来讲,几十年来白人和黑人的犯罪率基本趋于一致。当然,犯罪率的下降也可能是因为警方更善于预防犯罪所致。所以,要想确认奥巴马效应是否真的存在,我们还需要更长期的调查与研究。

本文编译自: Is There an “Obama Effect” on Crime? 有删减。

The End

发布于2011-12-07,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但丁

细胞生物学博士

pic